所谓“重新开始”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心中一直有一颗渴望飞黄腾达的愿望,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未能成功。我从未怀疑那颗愿望的正确性,也丝毫没有怀疑按照那颗既定的心的路线。但是,理想总是很好,现实却天差地别。一颗脆弱要强的心终究在失挫面前变的千疮百孔,很难再继续前行,渐渐失去了关于“正”的品质,于是消沉一段时间,但是脑海中还记得那个愿望,于是又得“重新开始”,只有“重新开始”我才能摆脱恐惧,只有“重新开始”我才能心安理得。于是乎,我的日子就在反反复复地轮回中一点点耗尽,这么多年过去,我并没有进展很多。
就在一个月之前,我知道了我这一点,我之所以会在沉沦,是因为我很悲伤,因为悲伤所带来的自卑,愤怒不满,脆弱,消极,不愿接触新事物等等。我想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这样的,那应该是高一在刘A班上,而要讲所谓高中生活又不得不提我的初中生活,这样你就明白我为什么在刚去高中时会如此不适应。初中时,按照九年义务划片区,我就自然进入了我们那个镇的农村中学,当年农村中学的教育水平和城市的教育水平差的不止一星半点,所以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采取的是严格的封闭式的教育,初一初二学生周六日可以回家,初三学生就只有周六晚上回家一趟,第二天早上赶来学校继续8:00上课,这样也就是说初三的学生就周六不用上晚自习,周日不用上早自习,其他时间一律都在上课。那为什么要留出一晚上的时间呢,因为学生从家带来炒的菜已经吃完了,当年我们学校只提供熟米饭,至于菜要么自家带,要么就在学校私人承包的摊点买点菜,那个时候学生从家带的菜一般都是些咸菜,因为它下饭又不容易坏,而且还很便宜,家庭条件差一点的就只净带芥菜叶子做的咸菜,稍微好一点就在里面放几块咸鱼,再好一点的里面会放点肉之类的,再好一点的就搭在学校老师或摊点那几个学生搭伙一起吃,半年下来得多交3百块钱,那个时候几百块钱简直就跟命一般重要。我就在这样一所初中一直懵懂的上学,我并不认为自己和别人有差别,初中读完会怎样不曾细想,能考上县城的高中那时不敢想象的,因为在老师的口中我隐约知道那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如果不是后来发生了一件偶然的事情,那么现在的我就和其他村里的小伙伴一样,初中读完,考不上高中会去学门手艺,或去外地打工之类的。其实我并不比其他同学聪明,但是上天似乎跟我开了个玩笑,当年我竟然莫名其妙地考到过一次全校前25名,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但是当年的老师却把我捧到了天上,我第一次发现我原来这么牛逼,这种高度的被认可感实在是太爽,从那以后我就拼命还想获得那种感觉,于是我比初一刚去时要拼命地多,真的是不知疲倦,整日学习学习,竟然不知道累,渐渐地我的名次越爬越高,最终我当年中考时在年级是排在前5名的,后来县城为了抢生源,临时组织了摸底考,只要那次成绩足够好就可以提前录取,我自然被录取了,后来又去参加了中考,那次我的中考成绩也非常不错。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我听到了我之前班上的同学说他们要去市里的中学,因为那里教学质量更高,而当时我是没有细想的,我只是觉得有更好的选择,而我成绩又比他们好,连他们都可以去,为什么我不可以,于是我就去了。接待我的老师,恰好是后来我知道的副校长,他见我和我父亲就简单问了下究竟,然后我就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他就让我拿出那张提前录取的证明信,以及我中考的准考证号,那一年我并不知道自己的分数,只知道我的成绩是6A,但是他是可以网上查到成绩的,他可能看了下成绩就开始变的很热情,然后就说没问题,可以到他们学校就读,我爸就说家里比较穷,能不能减免学费,他也二话不说答应可以减免一半,他还告诉我学校在搞奥数竞赛推荐我去参加,我自然没有推辞,毕竟提前来上学总比在家闲着要好,我就去了,后来有一位男老师也就是后来我得知的许B,他也很热情地让我去市里参加培训。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为什么副校长和许B对我的态度为什么会那么好,因为那次中考我似乎考的非常不错,不然平白无故再加上后来态度的转变,他们怎么可能对我展示温柔,只不过当时在他们眼里,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苗子,但是造化弄人,呵呵!市里中学的教学模式完全和农村中学截然相反,更别说搞奥数竞赛了,许B并不进行日常教学,只是让学生自习,然后定期出几道题目考一下学生就算完事,刚开始时许B出3道几何题我还能比较快速的做出2道,但是到后面我就感觉我俨然感到高中数学很难,但是在那个班里,其他人都不说难,都在默默地学习,我在想别人都能学,为什么我就不能呢,就这样我在沉默中一点点地步入似懂非懂,后来我才知道他们中很多人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学过高中的数学了,让他们自习这个是不难的,但是我当时是不知道的。后来开学时间到了,学生们来了,学校组织了一次分班考试,当时说只要是奥数班的,都不用考试直接进入尖子班,我当年一想到要考英语我就犯怵,我就没有去,没想到这竟然会造成后面可能的更大的误会。终于,我被分到了刘A的班上,刘A自己也是教数学的,而且他其实在教数学上要比许B教的好,而此时的我出现了,在他眼中我俨然不过是个再普通的农村小孩,身上总是给人脏兮兮的感觉,也不喜欢说话,学习,尤其是数学也似乎不怎么好,他可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带的尖子班上怎么会出现这么一个人,而且还是所谓奥数班的,他那里肯定是有全班同学考试成绩的,但是他会很醒目的发现我也没有参加开学考试就进了他的班的,在他眼里,我肯定成了非正常途径进入尖子班的人物,“关系户”?反正有几次他当着全班人的面说些风凉话,说:“还说是搞数学竞赛的,数学考这么差还搞个鬼哦” “我没想到我们班有这么多农村的孩子”后来他在家长会上说某些孩子在学校很不卫生脏兮兮的等一系列嫌弃的话。还有那位“非常漂亮”的英语老师,我已经忘了她叫什么了,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漂亮,一天居然穿3套衣服,上午一套,下午一套,晚上又是一套,很会打扮,后来只听坐我旁边的同学在聊她时说她老公很牛逼,是教育局某某某时,我就明白哪来的那么多衣服,我英语从初中一直都是所有科目里最不稳定的,我中考时总是花了大时间去准备,当年中考时我只感觉当时考的感觉还不错,没有细想。但是来高中后,我就发现以往的做题经验完全失效,第一次英语考试,满分150分,我竟然只考了70多分,我的天,我竟然不及格,从那之后,她就时不时会特地点名让我去黑板上做题,做完之后看了看我,然后就讲这些题的问题,我只是一直在倒数第二排微微低着头,我当时觉得她是在刻意刁难我,羞辱我,那么多人你不叫,非得从口袋里掏出纸条——上面写着我的名字——点我名让我上去做,这是什么意思!我当年在班上太突出了,第一眼就能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孩子来自穷人家,不爱说话,不爱沟通交流,是个问题少年,英语不好!后来我想她其实犯不着跟我过不去,但愿她心中可能住着一颗善良的心吧,一颗想以此提醒我提升英语的心。只可惜我当时不懂人事,心中只有羞愧和自卑。而其他老师就好很多,但那也只不过是在他们眼里,我是谁,我怎么了,其实一点都不重要。从那之后,我感觉自己已经到了快疯的状态,拼命漫无目的的学习,拼命想证明自己学习很好,我讨厌被人羞辱,我讨厌被针对,但是我是一条独狼,我除了自己孤独无力的努力,我并无他法,家庭在我眼里是给不了我帮助的。最终,在长期的失意之中,我本就内向的性格瞬间划入了更深的深渊,我极其无力,我渴望初中时那种被认可的感觉,但是在这里显然得不到,既然短时得不到我当时相信我最终能够得到,就这样,我自顾自地学习,不愿跟人谈及我的学习,还有关于我的一切种种,我也不愿去管那些善意和非善意的,我不愿去接触新鲜事物,身心俱疲,不知何从,感觉日子只是在单调的重复,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想做,学生们在外面有说有笑,而我只是孤独地坐在教室里面,我做不下题,脑子似乎在想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就是干坐着,眼睛发呆,时间滴答滴答的走,一连好几周时间。后来学医之后,我才意识到,我当时处于极度地精神崩溃的边缘,如果我不能走出那么我此生就此废了,我可能就得服用抗焦虑的药物度过一生,而那种药一吃我虽安静了下来,但是脑子的反应速度就再也快不起来。但是,就是在那样一种情况下,我又幸运地从高压环境下解脱了,我离开了尖子班,许B也离开了学校,刘A也教文科去了,我再也不用接触到这么两个令我敏感的人物。我曾经一直记恨刘A,对许B也耿耿于怀,我还记得当年我哭着在电话向许b寻求帮助,但他后来只是选择了漠视。可能情理之中吧,他可能在想,当年我的日子比你苦多了,这点苦算个毛,你在向我求救,我有必要花那个精力管那么多屁事嘛,当年我哭的时候有人在乎我吗?呵呵,此处完全来自我的猜测,不可信!愿许B在另一个学校带着他的学生实现了新的教学新高,北大清华一大堆!
我得感谢高二的李老师,他在我最失意的时候收留了我,并展示我以温暖,虽然我从那次打击之后,我就再也回不到我曾经渴望的位置了,我也总觉得自己亏欠李老师一个响当当地名次。但是,最最重要的,我觉得我此生唯一要感谢的还是我自己,我是幸运的,我可以有书可读,我在关键时刻没让我自己疯掉。
我曾经以为我自己并不是为自己活,我为别人活,别人对我的评价是我活着的唯一动力。这是简单粗暴的乡村教育下的我。我那时简单单纯,非得有别人把话跟我明说,我才愿意相信事情是真的。教育真的是太重要了!如果把人当作一个空的器皿,那么教育灌输的东西在其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育不仅仅只包括那些刻板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识字背诗,会英语,知晓历史和理论。教育更应该着重培养一个孩子的品质,具有韧性,不屈不挠,勇敢面对失败不断尝试拼搏的品质,只要拥有这些内核,所有问题都可以在风浪里得到积极理性的回应。
显然,很多老师并不懂!他们只不过把职业当做饭碗和上升的阶梯,没人告诉过他除了教数学等课程之外的东西,也没人关心那些展示温柔人性的老师的真情付出,只有升学率、清华北大人数、名牌大学录取人数等。我们的教育显然是有问题的,如果说学校教育问题还能够在阳光下晒一晒,那么家庭教育呢,你们以为底层老百姓能够给他们的子女一个很好的家庭教育吗?换个角度来说,当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学校教育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比之前更重要了呢?其实,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彻底否定我们的教育,相反,我们的教育是与我们的发展现状适应的,我们的教育也一直在进步,但是我们并不希望用所谓发展需要时间来的答案来回答一个个鲜活不幸承受这一切的孩子。我们民族虽屡经磨难,但不失理智,我们虽感悲伤,但亦不乏自信,只有我们发现问题,承认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发现自己有问题并不可耻,因为没有人会是完美的, 而承认自己有问题才是这世间真正勇敢的人,那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自信,一种极具耐心的睿智,我相信我们不会惧怕问题,我们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