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中医浅说

2022-10-12  本文已影响0人  五福居主人

    最近和几个想要爱好中医的朋友凑在一起学习中医。写出“学习”两字,也是犹豫了半天。中医实在博大精深,我现在仿佛瞎子摸象,触到了些外皮而已,连感受都说不出来。但至少是抱着一颗学习的心去触碰的,也在这过程中开始想各种问题。

     中医,也是医者。不知是否因为有了“西医”,于是也就有了“中医”?那药,叫草药,还是中草药?问了度娘,还果真如此。关于“中医”这个词,其真正出现是在鸦片战争前后,是当时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西方医学而给中国医学起的名字。1936年,国民政府制定《中医条例》时正式采用了“中医”一词。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无形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后来的中医学和养生学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百度百科定义中医为“以中国汉族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喜欢上中医,倒不是因为能治病,更是中医带来的哲学视角。中医告诉我认识世界的方式是“认、知、觉、感、悟”五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医讲究的核心是能量的运作,而不只是物质的变化。中医的治疗过程是一个基于辩证发展的,让人的内在能量趋于自然平衡的过程。因此中医去除的不仅是“病”的现象,而是在调整和改变着人体系统状态的趋势。这些信息强烈的冲击着我的大脑,它让我觉得学习已经不简简单单的之前理解的学医的目的:治病,而更是一种全然新的生活方式的建设。

    中医讲究五行,讲究“精”、“气”、“神”。这里面蕴含的宇宙观,即人的状态是人的内在物质性与世界间“开”“阖”中形成的。黄石公就说过”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宋代宰相张商英是这么解释的:

   ”道之所生之谓一,纯一之谓精,精之所发谓神。其潜于无也,则无生无死,无先无后,无阴无阳,无动无静。其舍于神也,则为明、为哲、为智、为识。血气之品,无不禀受。正用之,则聚而不散;邪用之,则散而不聚。目淫于色,则精散于色矣;耳淫于声,则精散于声矣。口淫于味,则精散于味矣;鼻淫于臭,则精散于臭矣。散之不已,岂能久乎?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有常也;人而无常,不其病乎?”

   可见,中医讲究的就是“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