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你就陪陪我
女孩追车二百米哭求母亲留下来,车子疾驰远去,只留下女孩孤独无助的瘦小身影,这一幕令无数人动容。
我更愿意相信这位母亲是由于生计所迫,不得已离开。可这份不得已,加之于孩子身上就是心灵的创伤。
可是有些分别,并不是不得已,而是一些父母不懂得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人为制造的。
前两年,表弟两口子在我所在的城市打工,把年仅两岁的儿子留给舅舅和舅妈照看。前年我搬新家,两位老人带孩子过来玩,目的就是让孩子与半年未曾谋面的父母团聚两天。因为孩子天天见到爸爸妈妈。
团聚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返乡的日子到了,孩子抱着妈妈的脖子哭着死活不肯撒手,妈妈对着儿子是亲了又亲。再多不舍也终有一别,还是表弟硬生生从媳妇手里夺过孩子,把他塞进了车厢里。孩子拍打着车门,小脚使劲踢着座椅,整个身子从窗子里探出来,两只小手无助的伸向妈妈的方向。嘴里不停的喊着:“我要妈妈,妈妈我听话”,哭声凄惨,围观的人群无不落泪。后来听舅妈说,孩子,在车上一直哭,直到哭累了才沉沉睡去。
其实表弟两口子完全可以在当地找到工作的,未出来之前表弟媳就一直在我们小县城打工,可她嫌那边相对落后,没有影院,没有花店,对于讲究浪漫与享受的她来说,无法忍受这种生活,。
我一直认为他们自私,丢下年幼的孩子不管,就为满足一己私利,这类年轻父母对育儿一无所知,只知给孩子买好吃好喝的,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完全忽视。
那天我曾劝他们重视对孩子的陪伴,他们却说小孩子嘛,哭一会儿就没事了,等长大些自然就懂事了。
事实果真会如此吗?长大自然真的会没事吗?幼儿时期缺少父母的陪伴,不会留下心理阴影吗?幼儿期正是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错过了难以弥补!
曾记得一位很红的女明星说过:“我选剧本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看拍戏地点,只要是离开我家所在的城市,多好的戏我都会拒绝,因为我孩子还小,我要让他每天看到妈妈,哪怕是只能陪她一小会儿。”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陪伴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慰藉他们幼小的心灵。
陪伴也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我曾与一个小学生,有过一次对话:
“你写作业时妈妈干什么?”
“躺在我身边的床上玩手机。”等到有机会与这位家长交谈时,她很自豪地告诉我:“孩子每次写作业我都陪着她。”
这就是所谓的陪伴吗?
孩子说,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你会说去看会儿电视吧,而此时你正津津有味地与好友聊家长里短;孩子说,爸爸陪我玩拼图啊,你会说自己拼,我正忙着呢,而此时你的手机刷的正溜;孩子说,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玩吧,你会说没时间了,去找小明玩吧,而此时你正忙着清空你的购物车。
等到大家谈到教育孩子,你会骄傲的吹嘘自己花了多少时间陪伴孩子。这样的陪伴,只是保证了与孩子共处一室,而没把心思投入到孩子身上,你的孩子是另一种留守儿童一一心灵留守。
真正的陪伴是全情的投入,关注他的所思所想,让他从心理上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