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无所不在

2019-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飞游的心理教室

用周末的时间参加了Jiwon老师的被压迫者剧场。和2016年参加的赖淑雅老师的工作坊相比,又有了很多新的领悟。

“剧场是一切的原点”。很多东西也许你在别的地方见过,但你并不知道它来自于被压迫者剧场。比如我们会看到电视上有那种搞怪然后录素人反应和表情的节目,其实就是“隐型剧场”,如果没有摄像机镜头的话,在场的人甚至不知道那是一个剧场。这是被压迫者剧场的创立人波瓦在欧洲逃亡时,为了躲避跟踪的特务而发明出来的剧场方法,依然在运用戏剧的方式教化民众。

形象剧场,在家庭系统排列的现场会看到。案主从参与者中选出能够代表TA生命中重要他人的角色,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摆放这些人物的位置和动作,比如自己的爸爸妈妈站在哪里?关系远还是近?他们是并肩靠在一起,还是敌视的?流产和死去的孩子们也有代表人物,那些孩子们躺在地上,表示他们尚未开始的生命……不一而足。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去机械化。我们日常已经很习惯了呆在某种姿态里面,几乎不经大脑地使用这个动作,这就是机械化。去机械化的练习包括在排练场里闭上眼睛,让你的partner带领你去触摸这个场所的每一个角落。很神奇,明明看起来很空旷的排练场,但其实充满了惊喜。原本非常习惯的看到的东西,现在因为被剥夺了视觉,所以对远远地尚未触碰的东西好奇且期待,除非有一个瞬间你触碰到它了,你才知道那是什么。墙壁,窗帘,玻璃窗,白板,开关……把夹在白板上的大白纸拉开的时候,是那么的喜悦,原来纸是这么有趣的东西吗?这些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细节,一直都环绕着充斥在我们周围的存在,竟然就这么一直被忽视着。

剧场是身体的剧场。如果你的身体能够从被压迫的状态中脱离出来,那么你的头脑也可以。工作坊中会有很多关于形象剧场的练习,两个人先从握手的姿态开始,一个人从这个二人雕塑中脱开,另一个人保持刚才的姿势不动,脱开的那个人重新以一种姿态加入到这个二人雕塑中来,拿掉/转化对方的压迫,使这个场景看起来和之前不同。可以继续压迫,也可以转化这个压迫。

上学期上完《身体与情感》课之后,对“文化如何塑造我们的身体”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在剧场里,这个认知加强了。当我们的讨论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老师就会说:我们说的太多了,现在让我们站起来,用一个雕塑来表达刚才你感受到的。身体,身体在说话,在舒展,原本每一天蜷缩着,坐在格子间,坐在电脑椅上,缩在沙发上,佝偻着玩手机的身体……是被压迫的。教育往往是压迫的,因为天性好动的孩子每天要被强行按在椅子上十几个小时。我们的身体已经被驯化,沉眠,除非有更大的活力来打开它。经过了三天在排练场里的浇灌,我感受到自己身体的细胞似乎被重新激活了一遍,和语言相比,有另外的一个层面被震荡到,而身体也回应它而变得更加灵活和有创造性。

晚上再去看《玛蒂尔达》的时候,好像突然明白了舞台上演员们那些有表达力的肢体语言,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形象剧场让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发声,并且能够让他人明白。原来身体有千百万种姿态,每一种都在诉说和表达。见过了这样的剧场,再坐在观众席的时候,身体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坐着了,希望跟随节奏一起摆动,不得不把这样的自己摁在座位上。

虽然成为那个光芒万丈的舞台上的职业演员需要训练,但是如果是为了自己发声的被压迫者剧场,那就不必在乎体型,样貌,歌喉,舞蹈基础……只要在表达就可以。这是我学会的另一种语言,是全人类通用的语言。

还有一个练习是无声的触碰。两人一组,一个人闭上眼睛,另一个人伸出双手触摸TA,然后做出同样的动作。开始能够仔细触摸的时候做出一样的动作很容易,但是后来减少到只能定点触碰三次,再减到一次,闭着眼睛的人只要touch到了对方,马上就停止。有一次练习中闭眼的人是脚掌碰到了对方,哪怕是这样,也必须要复述动作!

但神奇的是,哪怕不能够完全做成一样的,动作中依然有类似的元素,让人觉得“某些东西”被传递过去了。这真是剧场中意外的发现,如果在这个空间中我们可以用身体去感知和觉察,确实有些东西是会在另一个人身上被印证的。剧场也是灵性的剧场,是心理治疗的剧场,我们甚至接触了反关节柔术,忘掉电视机中看到的中国功夫,只是感知和顺应对方身体的节律,仿佛毛孔打开一般,觉知力向上Up了好几个层级。

我无法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这三天的工作坊中具体发生了什么,最重要的是“体验性”。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无法被治愈的重度手机依赖症患者,但是当一个更有趣更充满未知性的事物出现在面前的时候,手机就看上去不那么好玩了。所以重要的并不是去询问“我如何治好我的手机依赖症”,而是去问:“有更有趣的东西可以代替玩手机吗?”

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总要被某些东西填满,不是被有趣的事物填满,就会被无聊的事物填满。之所以会不停地不停地看手机,是因为日常生活太无聊了,我们需要新的刺激。

但是这种基于灵性的、基于觉察的、不逃避,直面内心的体验……需要耐受住那些细小的单调,从而迎来更大的满足感。似乎在不知不觉间,有些问题寻找到了解决方法。如同被压迫者剧场的理念,当我们面对强权,并不是我们真的什么都做不了,那个powful的人,也会在另一个场合下是个被压迫者,每个人都不只是被当权者压迫,还被体制,文化,舆论,过去……所压迫,剧场不是制造更强的压迫,而是寻求转化的方式。它不是靠解释和说教,它只是展示给你看,让你参与,它就完成了。它还会有无尽的可能性,剧场延伸至生活,剧场无所不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