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欣赏

2023-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坐看云起时wjh

七言律诗

早朝大明宫[1]

贾至

银烛朝天紫陌长,[2]禁城春色晓苍苍。[3]

千条弱柳垂青琐,[4]百啭流莺绕建章。[5]

剑珮声随玉墀步,[6]衣冠身惹御炉香。[7]

共沐恩波凤池上,[8]朝朝染翰侍君王。[9]

【简评】

原题为《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这首诗描写诗人在大明宫朝省时的所见所闻。首联两句先点明时间和地点,同时也给人造成一种神圣庄严的强烈印象。朝天的银烛和长长的紫陌,在春日凌晨的天色之下,显得格外肃穆庄严。颔联两句将视线由四周的大环境转向了两个特写画面,进一步渲染春日早晨的自然景象:从远处看去,婀娜的柳丝垂拂在宫门之上,树梢的后面,则有流莺围绕着大明宫的顶部来回飞旋欢鸣。这一切都使肃穆的画面带上了春天的季节特点。颈联直接写早朝的情景:但见群臣列队步上宫前的台阶,气氛显得十分严肃,此时周围一片安静,只有剑珮有节奏地发出撞击的声音,而众人的衣冠上沾带着御炉中飘出来的香气。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知恩图报的心情和决心。此诗对仗工整,辞采典丽,是一首典型的宫廷诗。

-

[1] 早朝:即上早朝。大明宫:唐宫殿名。始建于贞观八年,初名永安宫,第二年改称大明宫。后曾易名蓬莱宫,不久又复大明宫名。

[2] 银烛:银白色的烛光。紫陌:京城的道路。

[3] 禁城:指皇城。晓苍苍:形容拂晓时暗青色的天空。

[4] 弱柳:嫩柳。青琐:宫门上刻绘的青色的连环花纹。这里代指宫门。

[5] 百啭:百般鸣叫。啭,鸟鸣。建章:汉代宫名。这里指大明宫。

[6] 剑珮声:指百官所佩带的宝剑和玉佩在行走时撞击的声音。玉墀:指宫中玉砌的台阶。

[7] 惹:沾带。

[8] 沐:沐浴。恩波:皇帝的恩泽。凤池:凤凰池。指中书省。

[9] 染翰:以墨染笔。指在中书省代皇帝起草诏令文书。侍:侍奉。

和贾舍人早朝[1]

杜甫

五夜漏声催晓箭,[2]九重春色醉仙桃。[3]

旌旗日暖龙蛇动,[4]宫殿风微燕雀高。[5]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6] 

欲知世掌丝纶美,[7]池上于今有凤毛。[8]

【简评】

此诗原题《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贾至的《早朝大明宫》诗成以后,曾分呈当时在中书省和门下省任职的一些僚友,一时唱和之作甚多。杜甫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首。此诗的前两联呼应贾至原诗的一、二联,分别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入宫时所见的景象。颔联所写的“日暖”、“风微”及旌旗飘飞、燕雀高翔,既是实写诗人所见的情景,同时也暗喻着群臣沐浴皇恩的喜悦与激动,这样就暗合了贾至原诗的尾联。接下来的两联笔锋一转,切入奉和的正题,表达了对诗人贾至的一片赞美之情。特别是尾联化用暗典,一语双关,贴切而不着痕迹。

-

[1] 贾舍人:指《早朝大名宫》诗的作者贾至。

[2] 五夜:五更。漏声:漏壶滴水的声音。箭:指装在漏壶中指示时间刻度的竹箭。

[3] 九重:指皇帝所住的宫殿。语出《楚辞·九辩》:“君之门以九重。”醉仙桃:使桃花像喝醉的人的脸一样变成红色。这里指桃花开放。

[4] 龙蛇动:形容旌旗飘动的样子。

[5] 高:高翔。

[6] 珠玉:形容贾至的文词像珠玉一样华美珍贵。挥毫:指写作。

[7] 世掌:世代掌管。因贾至的父亲贾曾也曾任中书舍人,故云。丝纶:皇帝的诏书。

[8] 池:即凤凰池,指中书省。有凤毛:典出《宋书》,因谢凤之子超宗文词颇似其父,宋明帝

曾夸赞他“殊有凤毛”,意思是得到了父亲的优良遗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