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运营运营之光coo

运营整理

2015-03-21  本文已影响453人  NSLeo

内容制作

【七、善用数据分析】图文分析是对已经推送过的内容的送达人数/打开人数、短链(“阅读原文”点击数)效果、分享转发数每日更新。数据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总结,有效利用的话,能够帮助运营者理清思路。我个人的做法是,将内容定位、大方向确定之后,根据实时的推送效果,优质和一般的内容错开时间发送。【八、互动与反馈】与微博不同的一点是,微信公众账号早期的关注者大部分都来自亲朋好友,或其他平台已有的粉丝。这些粉丝是你最重要的、最忠实的粉丝。我的做法是在账号还不是很成熟的早期,会尽可能的与他们交流,重视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只要你坚持这么做,无需阅读和学习,慢慢的你就会深刻的知道和理解“用户参与”是个神马东西。如果你足够自信或自负,坚持自我,坚持特点,也不失为好的方法。等有了一定基数的粉丝之后,就可以对用户构成、推送效果以及用户的更多需要进行调查了。
【九、进阶】


近网上有篇文章,说花高薪请一个杂志总编来做运营,三五月就能让你的新媒体营销搞起来。自媒体也是媒体,每一个用户都是读者,能留住他们的最终只有内容。你要坚持爱你所爱。给它播种,让它生根、发芽,为它浇灌,培育它、照顾它,持之以恒,有一天它才有可能遮云蔽日。


1.【文章主题积极,读完后让读者感到兴奋】
能够激起读者情感反应的文章绝对要比对读者情绪毫无影响的文章受欢迎。更重要的是,能够带来快乐情绪的文章又要比带来悲伤情绪的文章表现好。比如《目瞪口呆的新移民真的爱上了这个城市》就比《网络盛传韩国女艺人自杀消息》更容易被分享。

2.【让用户非常愤怒和恐慌的文章】
虽然让读者乐观积极的内容更受欢迎,但如果激起的用户情绪足够激烈,比如非常愤怒和恐慌,它们被分享的概率也很高。像政治丑闻和引发癌症高发的因素等内容。

3.【让读者觉得自己不仅聪明,而且消息灵通、见多识广】
读者在分享一些内容时,往往想表达这个内容我能明白,或者想要增强自己在朋友中间“消息灵通”的形象。对用户而言,分享这些内容是提高自己在社交圈形象的方式。

4.【实用且容易记住的内容】
这也是为什么“榜单”性质的内容受欢迎的原因。因为它们简单、实用且容易被记住。用户在分享实用性质的内容时,会觉得自己是在帮助周围的朋友。而容易记住也会随时被拿出来作为谈资。

5.【有价值的故事】
大家都喜欢有故事性的内容,故事讲得越好、越能激发人们的兴趣,被分享的几率也越高。所以,有些文章之所以受欢迎也不仅仅因为它有一个挑逗的标题,而是内容本身的质量就高。

以上就是《纽约客》文章提及的“高分享量的文章”具备的几个特点。这些总结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由本文开头所提及的乔纳·伯杰,也就是当前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方向教授经过多年的实验和调查所得。他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去年出版的一本书——《疯传》(Contajious)。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