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的我》读后感
“35岁,还不是管理层,才刚刚转行,感觉自己实在是太失败了。”
这是今天一个朋友在群里说的话,从她的话里,我听出了满满地焦虑和无力。
我们古话说“三十而立”,但实际上即便是到了三十五岁,依旧有很多人无法达成世俗所谓的事业有成,导致很多这个年龄段的人,焦躁、愤懑、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毫无建树甚至对生活失去了希望,那么“三十而立”这个“立”,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在《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以下简称《可塑的我》)中,作者陈婕君是这么解释的,立,是能力,是独立,不是大多数人理解的,为人父母,成家立业。
陈婕君是谁呢?
她是一名美国麻省心理咨询师,有丰富的临床心理学经验,执业时间14年接触了各类心理学案例,凭借这这些年的经验,她创作出了这本《可塑的我》,旨在帮助读者们看到自己的认知误区,找到对的方式,创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三十”就成了一个人生的关卡,好像人生的价值或者过往种种都要在“三十”得到一个验证,如果验证不通过,此人就失败一样。
现在,自己也不断接近“三十”,身边的好友也主要分布在三十左右,家庭、事业、贷款、孩子等等各种“抱怨”层出不穷,似乎有点到了“中年危机”的感觉。
那么“中年危机”是什么呢?
心理学意义上的中年危机一般发生在35-40岁,但是在《可塑的我》中,作者用的是另外一个词“泛中年危机”。
就我而言,我更认同作者的说法,尤其是结合当下我国的发展情况,无论是危机还是焦虑都已经不止局限在那5年的时光里了。
泛中年危机指的是包含了中年危机的潜伏期及发作期,即25-40岁。但实际上,真正造成中年危机的年龄在18-25岁。
发展心理学有个说法是,人的心理发展是有先后顺序的,也就是如果在这个阶段你心理没有发展完全,那么后续还是会补偿起来的。
就像中年危机一样,如果18-25岁时期,我们发展良好,那么35-40岁就不是我们的中年危机时期,而是黄金时期。
那么回头看看,在18-25岁时期,我们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没有为中年时期奠定好基础?
18岁,在我国,大多数孩子刚刚从高中步入大学,终于摆脱了高中只为学习而生的“折磨”,进入了自由的世界。
为了考上大学,家里人告诉我,除了学习你什么都不用管,于是,上了大学之后,除了没有疯狂刷题学习,我茫然不知所措。
大学里,有一门类似职业教育的课程,但是对于刚刚进入大学对世界充满好奇又一无所知的大多数学生,草草的职业教育课程,反而给我学生们更多玩手机的时间。
4年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孩子们正式出山,妄想着仗剑走天涯,没曾想现实原来如此残酷,只能放低自己的要求,跟着别人的脚步先生存下来。
就这样匆匆一晃25岁过去了,而自己一事无成,甚至负债累累。
可是,世俗不断要求着,要结婚、生孩子、事业有成……再反观自己,如果没有家人的帮衬,会是什么样?
浑浑噩噩之间,中年危机来了。
就像被人打了一巴掌,幡然醒悟,自己到现在竟然一事无成,开始着急,焦虑,觉得生活正在变得失控,自己也被现实压的快要喘不过来气。
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人生失控,焦躁无比呢?
在《可塑的我》中,作者说到,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而能力不足。
有人会说,现在的我就是这样了,要怎么处理这个失控的人生,度过这个可怕的中年危机?
这就是作者陈婕君在《可塑的我》这本书中告诉我们的,人生是选择的,我们是可再塑造的,危机也是可以转危为安的。
想要重塑自我,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曾经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认知,确定自己生存的能力(立足点),确定长期发展,并持续。
我们总说人生失控了,那么,你真的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掌控吗?
掌控
你以为的掌控:
1. 事情只能按照自己以为的方式进行,如果不是,就会觉得失去控制;
2. 目标必须按照固定的时间节点完成,不然就不受控制了;
3. 必须每天严于律己,每天坚持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否则就是失控的。
如果你眼中的掌控是这个样子?
疫情期间,企业复工之后,由线下办公转为线上办公,所有的事情都短暂地陷入了混乱期,如果深陷这种掌控焦虑中,你还好吗?
不知道现在的你,是不是还认为上面的说法叫“掌控”?
如果是,那就从现在开始,删除自己的认知,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掌《可塑的我》中,关于真正的掌控的描述是这样的:
l 不需要事事掌控在手中,而是从容应对各种不确定;
l 即便计划受挫也能及时作出调整,而不是自怨自艾陷入情绪;
l 真正掌控者,是不需要耗费精力去维持的,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样做就像是呼吸一样快乐轻松。
抛却焦虑,重塑自我
第一步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掌控,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失去控制。
判断立足点
在《可塑的我》中,作者说到,我们会焦虑,是因为想得多,而能力不足。
那么如何判断我们现有的能力是不是自己的立足点呢?
找个安静的地方或者清空自己的大脑,保持平静,问自己两个问题:
1. 你是否拥有可以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的能力?
2. 拥有这种能力,能否让你在社会上立足,能否让你不焦虑或心安?
如果对于这两个问题你都能坚定地回答,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持续稳定发展。
“我这么优秀,经验这么丰富,为什么就不成功呢?”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
别着急,在《可塑的我》中,作者也说到了,每一段经验,每一段经历都是财富,为何坚持这么久还没有爆发,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如何使用它们,还没找利用它们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对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自己立足点的人,在《可塑的我》这本书中,作者也给出了一个小工具“四个维度判断法”,帮助你判断发展方向是否正确:
1 自信:你做的这件事,能不能给你自信,还是不断地消磨自己的自信?
2 收获:除了收入,这件事能不能带给你其他的收获,比如能力提升,知识水平扩充或者交际能力发展?
3 力量感:你做的事情是在给自己充电,还是在消耗自己?
4 取舍:如果这件事的一部分消耗了你的力量感,你能不能把它取舍掉?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人工智能将会越来越多的代替不需要自主逻辑思考的操作性内容,也就意味着,如果你选择的是一些不仅在消耗自己,而且是单纯的机械化操作的事情,为了能将中年危机转化为中年黄金期,还是建议,在年轻的时候多尝试让自己有除收入以外更多收获的工作。
确认能力,立足发展
第二步 明确自己拥有在社会生存的立足能力,消除焦虑和不安。
“WOOP思维法”
“只要拿起桨开始划,无论朝哪个方向,总会抵达一些目的地。”
在《可塑的我》中,作者还介绍了一个帮助我们锻炼思维能力,不断抓住机会的方法——“WOOP思维法”。
W(Wish)代表你的愿望。
第二,O(Outcome)代表愿望实现的成果。
第三,第二个O(Obstacle)则代表实现成果过程中的障碍,包括最大障碍,本质障碍等。
第四,P(Plan)则需要你提前做出预案,如果这些障碍出现,你应该怎样应对。
思维和行动是相互作用的,当你拥有了发展立足点,也有了一套成熟的思维模式教你抓住机会,愿望的实现也没有那么难了吧!
人们总是喜欢用原生家庭来判定自己的一生,原生家庭对自己有没有影响?
不可否认,有的。
原生家庭的影响能不能改变?
可以的。
无论我们小时候受了外部环境多少影响,你都要记住,人生是可以选择的,我们活成了曾经讨厌的样子,还是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当你改变了,世界也就改变了。”
如果你正值中年危机年龄且有着严重的危机感,可以问问自己,上面这几个问题,你有没有正确掌握,或者去看看《可塑的我》这本书,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黄金期;如果你在中年危机的潜伏期,《可塑的我》中有很多方法帮你做好准备,提前为黄金期做准备。
希望通过实践《可塑的我》这本书的知识,可以帮助每个人创造一个全新的不焦虑、不失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