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我旧往,同我仰春
过够了冬天,翘首以盼春暖花开。
惊蛰过后,春雷乍动,白天时间变长,阳光开始有了温度。蛰伏了整个漫长冬季的万事万物,都争先恐后的萌发出盎然生机。每年这个时候,都想起自己还是很爱这个城市,再也没有什么地方比它拥有更多更美的鲜花了。
团团簇簇的早樱、沾了雨意的桃花,沉静贞婉。浅浅的粉,从花瓣的最末端,淡淡地往里洇。洇至最深处,便成了无限温柔。
一丛丛随风摇曳的郁金香,总是雀跃着如期而至,阳光下泛着梦幻光晕,平添了氛围感,像是和春日约好了。
夜幕降临,总能看见深色天空下的玉兰花,如同羊脂白玉透着温润光泽。
某天突然想起被我扔在后备箱一周没管的花,本打算它枯萎了就直接扔掉, 却发现它居然依旧生机勃勃、鲜艳可爱。不禁为之动容,连忙将这样一个顽强绽放的美好生命带回寝室,手忙脚乱找了个装咖啡的筒,用清水养着它。当人凝视花朵的时候,总是可以切实感受到生的希望与喜悦。
三月的南方城市,开始变得氤氲潮湿。或许是心境不同,小时候讨厌雨天,因为不喜欢湿哒哒的感觉。如今却觉得,每一种天气,每一种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美感。比如乍暖还寒的初春,是隐匿在灰色天空下,烟雨蒙蒙的浪漫。
小时候总是盼望快点长大,那时候最大的渴望,或许便是能够打扮地漂亮优雅,独立自由地行走在这世界,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去体验所有的美好与未知。周末去画油画,还是喜欢梵高,浓墨重彩的色彩,肆意热烈的笔触。在市区一栋老旧的房子里,与世隔绝却又熟悉的感觉,窗外是缠绵悱恻的绵绵春雨。内心很宁静,像是回到小时候每周周末学画的时光。
中午和同事一起去五餐,吃我强烈安利的麻辣牛肉煲仔饭。辣果然是痛觉,而不是味觉。
吃完饭散步去学校新开在植物园的咖啡厅打卡,白色系的玻璃房,木质桌椅,简约却不失格调的室内装潢,隐在花丛中很是雅致。有学生带着电脑在那自习,面庞略带青涩,在这样初春的时节里,时间仿佛暂停,记忆一下回溯到好几年前。学生时代的我,最爱做的事也是在这样明媚的午后,带着电脑去咖啡店自习,几乎是雷打不动的红茶咖啡拿铁鸳鸯,换成燕麦奶,一泵香草糖浆,加冰块。无论何时,食物总归是简单直接带来幸福感的东西。
忙里偷闲去湖边会议室,窗外树木不知何时都已繁茂葱绿,水波荡漾,是这样悠闲冗长地午后时光。讲座提到虽然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信息具有单向性。我们发出的声音,往往就像被回音壁弹回,经年累月,人总是不自知的变得傲慢起来。所谓的思考,更像是重复偏见的总结。
有一瞬间觉得,每个人,或者说每个群体,都像是活在一场盛大的自娱自乐的游戏里。然而人生辽阔。每个人都不应该忘记最初的自己,山高水远,砥砺前行,都只是为了靠近体验那个曾向往憧憬过的无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