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存的意义
追寻生存的意义 | 追寻生存的意义 | 追寻生存的意义 |
---|
《庄子·人世间》说:“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意思是说,如果刻意去追求自己的道德,就会表现得渴求声望;如果过分看重自己的才智,就会表现出争强好胜。名利和知识弄不好反而会成为凶器,不得不谨慎。
南怀瑾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为什么不能守本分呢?受一个心理的影响,争求虚荣的知名度,为了一个名,可以不择手段地去做,超出了道德的范围,这就是“德荡乎名”。南怀瑾说,历史上真有学问的人,不是为了考功名出来的,而是为了读书,为了求道,所以他取得了成就,名留千古。
如果将生存的意义架构在“名”之上,那么这种意义就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并不是出自人的本心。世人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总是会给自己留下一片空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因为为求名而做的事情并不是他真心愿意做的事。“名”是阻碍人们寻找生存意义的最大障碍,只有超越“名”发现的生存意义,才是我们真正要追寻的。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一生漫游,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传世诗歌,他那些浪漫主义气息浓重的诗歌就来源于他不羁的生活。
李白年轻的时候和许多人一样,希望能够跻身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而他四处漫游,希望能够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然而,十年的漫游一无所获。在这期间,李白不愿意像其他人一样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他希望能够依靠自己的才华得到别人的赏识而上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道出了他的自信。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李白一生直至去世,从来不曾压抑自己,在政治上颠簸半生的他一直随遇而安。他从不像其他人一样为了博取政治上的地位而钻营。上位时,他开怀大笑;遭到排挤后,他潇洒离开。他的这种不羁正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
试看中国几千年来的文人墨客,能够千古留名的人基本上都是超然于“名”之上的。他们不是为了求名而迫使自己成为文人,而是发自内心地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文人。正是这种不求名的精神成就了他们的千古美名。那些为了在科举考试中拔得头筹而发奋图强的人,只在当时风光无限,又有多少能被后人记住呢?
其实,生存的意义很简单,就是不受外物所累,不受大众或社会标准的约束,发自本心的愿望。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并致力于此,就是找到了生存的意义。多如蝼蚁的人们之所以默默无闻,就是因为他们始终不能摆脱各种标准的束缚,而违心去做不愿做的事情。
当人们忙忙碌碌在万丈红尘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时,那些洒脱的人正按照自己的意愿过自己的生活。忙碌的人不停地追问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那些洒脱的人却从来不会问这些不需要回答的问题。我们之所以永远也弄不明白生命的意义,之所以在闲暇时间感到空虚和无聊,就是因为我们长时间地按照别人或者是社会的要求做着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长期受到压抑的心怎么会有充实感呢?
陶渊明的大半个人生都是在官场上混迹,在做官和辞官中摇摆不定。生性崇尚自由的他,忍受不了官场的束缚,然而为了家庭,他又不得不出仕。直到40岁的时候,他终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而去。他的人生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
辞官后的陶渊明享受着田园生活,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充分表达了他的心境。这个时候的他彻底摆脱了做官时的压抑,虽然生活贫困,但他却安贫乐道。正是这一时期的生活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创作出了大批艺术成就很高的田园诗。
社会因为各种名利的纠缠形成了一些世俗的偏见,而这个偏见偏偏又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从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使得我们的生活始终不能挣脱名利的藩篱。何不学一学陶渊明一类的人,摆脱世俗的偏见,让自己的心灵得到释放,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找到生存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