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一个月,我开始明白了写作的价值
这篇文章是在女儿睡着,我去查完寝之后,才拿出电脑写的。
今天是2021年1月19日,是我开始日更的一个月的日子。12月的更文大多数基于为日后囤文,同时那时的自己处于很久没有提笔,于是写文的热情高涨时期。喷涌而出的写作欲望,加之列举的写作计划清单,在起初的半个月,每一篇,每一个文字都像是蕴藏了自己深厚的情感。
01因为文字,我学会海纳百川
我写文字的初衷是,记录岁月。如此,便不需要读者,或者说只需懂我之人看到便好。然而,当我混迹写作群一个多月之后,我发现他们的写作目标特别明确。有人是为了新媒体涨粉,有人是为了变现,有人是为了成名。
起初我不太理解,甚至看不起那些所谓的微头条。因为很多人在追求所谓的爆款,那些阅读量高达几十万的爆款头条,我也点进去看过。才发现,他并没有什么价值或者内涵,针对一个现象,描述一番,然后以“你怎么看?”收尾。一篇文字从头到尾,看完没有任何干货性的知识,也没有真正能促动人心的共鸣感。
还有一些人,总是围绕流量,选取一些“吸引他人”的内涵标题,这就是网络碎片化阅读的弊端,为了流量取悦,甚至“骗取”他人的目光。我的内心其实不太接受这样的方式,总觉得是在投机取巧。
而一个月后的今天,我才真正接纳这样的状态,开始明白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内涵。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也是在写作中弄明白一个道理就:尊重每一种生活的姿态,因为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追求。去接纳现实的各种形式,是我从文字里感受到的第一份力量,睿智且清澈。这世界总归复杂,只要自己的内心简单就好。但真正的简单不是排斥外界的纷繁复杂,而是登高眺望的通透豁达。
02 在写作中疗愈创伤
一直觉得自己记忆力不是很好,于是想着利用每天的日更,去梳理一下自己的童年。为什么要梳理童年,因为我的童年存在创伤。
现在很多人都在提“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在治愈童年”。这样的说法,既有科学的依据,但又会误导人们,以为早年生活的伤痛许需要一生去解决,甚至有人会把自己不成功的归结于原生家庭。
心理学界关于个体早期的研究很多,我们并不否认童年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但是,成年之后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过去的伤痛,这值得我们学习。毕竟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的创伤。
如果你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或者你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接受专业治疗,那么治愈童年会轻而易举。但是,我们普通的人可以做什么?
在过去的一周的日更过程中,我发现用文字记录过去,疗愈效果极好。为什么这么讲?12月底那一周,因为各种原因,我的情绪异常低落。一个人上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感觉每天的清晨都并没有新生的热情。很多事情都不想做,但是日更是我每天比做的,在每天的碎碎念里,我发现自己慢慢走出来了,这样的记录也为日后再遇同样问题积累了经验。
一个月的更文里,我写了两篇回忆录。起初,我把很多真实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后来一想,这些文字是真假参半的作品。于是给主人公改名换姓,在自己个人成长经历之中,增加一些具有可读性,能够丰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内容。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处理不同人物的关系,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于是共情力就帮助我更加理解我的父母,理解我的亲人们。
在详细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一些列的描述中,你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容易。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痛苦,每一个人也有属于自己的难言之苦。没有人能够轻而易举的活着,所以在不断还原当时之事的过程中,我慢慢稀释了当年的不解与敌对情绪。
这样的释怀,这样的自我疗愈,比我之前做过的两次心理治疗都有效的多。又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让我更加坦然的面对过去,不再以弱者自居,不再抱有“受害者心态”。
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日更中,发现更多的乐趣和价值,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耕不辍,去促进自成长。亲爱的你们呢?当你日更半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你会有什么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