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尽的《红楼梦》......读书哲思

禅机哪有那么容易悟啊

2016-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瑜宝

悟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状态。

世间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道理,而又无常无解。

我们有着喜怒哀乐的情绪,有着千奇百怪的经历,我们看似截然不同,却都殊途同归。


宝玉悟禅机

《红楼梦》剧照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这句话的意思可从后面宝玉填词《寄生草》里得到通俗的解释: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意思是:你我他本是相对存在的,揣测各自的心意也徒劳,哪里还担忧什么悲愁喜和亲疏密,大可我行我素。从前在人事里忙来忙去,现在想想真是无趣啊。

所以你我心意,证来证去;有形无形,悟来悟去,都不是悟了。而要看透世间,不去刻意了悟,才是立足之境。

这些感叹是宝玉困顿于儿女之情有感而发的,虽有禅意,但不是悟。他写了偈子还恐人不解,特填了曲子注释,由此看来,还是希望与人和解,互明心意,其实还是徘徊于“你证我证,心证意证”。写毕自觉无挂碍,心中自得,也说明他仍然对世间有所求,有所证,仍是刻意为之,并未达到“是无有证,斯可云证”。尔后面对黛玉一问,竟不能答;宝钗又比出语录,他亦不能,便自觉尚未解悟,只说这是一句顽话。

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

宝玉竟不能答。

从“我”发问,既要认清自我,又要抛开我执,要了悟,放下世界,首先要放下自己。这也昭示了宝玉一生为情所困,为人为己所悲,终究还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遁入空门,一切随缘化。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黛玉续出的这句,颇有慧能大师的顿悟之风——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连立足之境都不要了,才是真正的干净。这也昭示了黛玉一生宛如清风明月,宁为玉碎的品质,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不过这两个偈子要放在一起,才能看出你我之别,有无之境,有立有破,不可单独为一谈。

宝玉痴迷未悟,黛玉比他知觉在先,也未悟。说毕,他们便都当此为顽话,与宝钗、湘云四人仍复如旧。


俳句的禅意

日本庭园

松尾芭蕉《古池》:

古池や

蛙飛びこむ

水の音

译文:古池塘,青蛙跳入水中央,一声响。

樱友藏

为了可爱的孙子,用光所有老人年金,也在所不惜。


就算人心皆有佛性,倘若人人真的都能参禅,这人世间大概也就不是人世间了吧。就算顿悟一时,终究糊涂一世啊。禅机哪有那么容易悟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