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论证有效性简单小结

2018-12-18  本文已影响5人  wlp2evan

引评析,4-6点,每点6行,120个字。首尾各两行,可以4-5点。主谓宾……

夜空的逻辑怎样?

标题(X吗,值得商榷/失之偏颇/似是而非的论证,如此……未必有效)

论证者通过一系列论证,得出“XX” 的结论,该论证看似严谨,实则漏洞百出。

上文通过一系列分析,试图论证“XX”。但是,该论证在论证方法、推理过程中都存在不妥之处,分析如下。

鉴于以上论证中的种种漏洞,我们有理由相信“XXX”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

综上所述,上述论证是欠妥当的,无法得出XX的结论,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首先,其次,再次,(另外),最后……

其一,其二,其三,其四……

文章指出,文章提到,文中通过,文中以“ X X”质疑,文章由,文章用,文中多次出现,该论述得出,该论证中谈到,该论述提到。论证者,上述材料,上述论证,论述者……

未必能够得出、未必能、未必会、不足以、可能不能、未必都是、能否得到、不够充分、至少需要预设、但实际上、混为一谈、绝对化、有嫌疑、也不能直接推出,不一定有联系,表述过于绝对、并非如此、完全有可能、并非一定、就算……也不意味着、并不一定可行、不足以推出、但也不能代表、不必然推出、没有必然因果联系。

如果……那么,不是……而是,即使……也,显然属于,比如,正如,例如,因此,同时,前者,况且,但,自然,否则,怎么可能,后者,显然,仅凭它,故不可武断地推出,一系列前提都站不住脚,缺乏理论支撑,难以服人,有违常识,难以让人信服,仅凭它是不够的。然而可以是/因为,XX,显而易见,论证者没有提供足够的论据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

2018:偷换概念(概念内容的差异)、绝对化、主观臆断、以偏概全

2017:绝对化、以偏概全、推不出、偷换概念、循环论证

2016:推不出、混淆概念、排除他因、以偏概全、过于绝对、自相矛盾

2015:概念前后不一、充分条件、混淆概念、非黑即白

2014:推断过于绝对、论据不充分、强加因果、偷换概念、归因不当

2013:核心概念界定不清、误把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推断过于绝对、主观臆断、整体无部分概念、混淆充分或必要条件

2012: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混淆概念、类比不当、主观臆断

2011:自相矛盾、绝对化、以偏概全、不当类比、不当推论、主观臆断

2010:一家之言、偷换概念、必要充分条件、循环论证、单因论

找结构词—可见,排比论证

1. 概念类缺陷:概括论证内容,主谓宾抽取是否一致。相似或相同概念,通过对照词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

2.逻辑缺陷:类比不当(前提和结论)、以偏概全(部分到整体,个体特殊性)、自相矛盾(离得比较远)、非黑即白(非对立关系,可以共存,找第三种情况)

3.论证内容:前提和结论没有关系(对象&范围,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他因削弱(条件不充分)

只要……就:证明前提不是结论的充分条件,它因削弱。它因比前提作用大、对结论影响更直接。

前提推出相反的结论:中性前提和判断,结论很好。中性未必能增强结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