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2022-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方地秀
在玉门全部文友合照

(一)

多年前,我曾去过玉门。

这个玉门,是一座县级城市。和敦煌的玉门关,是两回事。

在敦煌市的东边,酒泉市的西边。

如果画一条线,这个城市就在敦煌和酒泉的中间地段。

那里,有铁人大道,有铁人博物馆,有玉泽湖公园,有赤金峡水利风景区。

近十多年,发展变化极大。

之所以,深深地记得这座城市,是因为参加过一次杂志社举办的文章点评会。

当时,点评的老师是《飞天》杂志社主编马青山老师。

还记得,马青山主编,坐在那里,看着就像专家。戴着眼镜,稳重儒雅。

说话,一句是一句,没有一丁儿废话,却句句说到关键处。

那样的点评,宛如实战演练,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犹如,面对面,对一个病人“望闻问切”。

告诉你文章毛病出在什么地方?怎么改更合理,为啥要这样改,而不是那样改。

一场点评会下来,你就会明白写文章有规律可循,而不是一个劲自嗨或者脚踩西瓜皮,想写到哪里就哪里。

老百姓常说“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说的不就是众人的智慧吗?

多个脑袋,总强过一个脑袋。

自拍版权

(二)

因为曾经参加过这样的文章点评会,所以,对于点评改稿一类的活动,我不但乐意参加还非常期待。

前一段时间,参加过作协的一次采风活动。当时,我们所有去的人,都要求写一篇文章。

写好了,发到群里,让大家阅读。然后,在点评会上让大家发表看法,提出优缺点。

比如,这次的点评改稿会,就集中来分析我们上次采风所写的文章。感觉,就收获颇多。

由德高望重的民间故事王陈老师与作协主席李老师来点评。

在我们这个小地方,陈老师与李主席都是文学界响当当的领军人物。

当他们一一分析,点评我们写的文章时,我才明白,文章中bug很多。

这样bug的出现,有的是因为对历史的无知,有的是不了解风俗民情,有的是故事逻辑有问题,有的是情节设计不合理,有的是人物描写抓不住重点,有的文章是头重脚轻…

当诸多问题,一一提出来,一一分解点评之后,我似乎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

别人文章中已经有的问题,可以避免再次出现。

自己文章的bug,可以修改完善。

看似,解决了某一个问题,其实,解决了很多问题。

(三)

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这话,我太认同了。

就像我们和面,多揉揉,才会光滑,才会劲道。

文章,多改,才会文通字顺,才会洗练,读来才是一种享受。

如果,有专家点评与分析,进步就更大了。

两个多小时,倾听,交谈,喝茶,品尝李广杏,似乎,一瞬而过。

点评、改稿会结束之后,走在街上,似乎和平常感觉不一样。

晚风轻抚,尽管,没有皎洁的月色,依旧觉得人间值得,万物可爱。

因为,那一刻,心情怡悦。

文友拍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