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成长理事会·哲思想法

哲思 || 祛除我执,享受快乐

2021-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安心小屋

哲思推荐编辑:四为堂主人

推荐语:

快乐和幸福是大多数人一生的追求,可是有人拥有很多财富,却不快乐,有人清贫如洗,却快乐安宁。什么是通向快乐的法门?希望本文能带来一些思考。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一点毋庸置疑。在跟家长聊天的时候,我常强调,家长不要太焦虑,因为家长的焦虑会导致一个焦虑的孩子,孩子焦虑起来,智慧就远离了,成绩上不去,成长也受阻。

可是每次谈到这里,家长都更着急了,我能不焦虑吗?他如果好好的,谁还焦虑,正是因为他做不到,做不好,我才焦虑的。

我们发现,这个家庭里陷入了一场循环,父母的焦虑引发了孩子的焦虑不安,孩子的焦虑不安导致了学业不良,孩子的学业不良让妈妈更加焦虑。

要打破这样的循环,就需要父母放下焦虑,相信孩子本自具足的生长能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焦虑渗透给孩子,这就已经是一位高效父母的绝佳方法了。

话题到这里,就转向了父母个人的修为问题了,父母们往往生活在未来,因此充满了焦虑,没有能力安住于当下,所以情绪总是向外求索着。

如果问一位焦虑的妈妈,你今天感到快乐吗?她一定会非常肯定的回答,有什么好快乐的,孩子的考试成绩还需要提高,业余爱好需要加强。他还要这样,还要那样,总之,妈妈需要牵挂孩子很多事情,所以妈妈是无法快乐的。

不仅仅是父母这个角色让很多人不快乐,即便没有这个角色,能肯定的说我能感受到快乐的人有多少呢?

我们常说,孩童时期是最快乐的,因为那个时候无忧无虑。其实不过是孩童的时候能安住于当下的时光,孩子看到花,感受到花的美;玩得口渴喝一口水,感受到水对自己的滋润;痛痛快快地跑一通,感受到汗水滴落的痛快。每一寸时光在孩子眼中都是快乐的,美好的。

所以,长大成人后,总会说,小时候的天真蓝,小时候吃的棒棒糖有种独特的甜。

是长大后的天不蓝了吗?是现在的棒棒糖不甜了吗?都不是,是我们没时间去看一眼天空的颜色,是我们在吃棒棒糖的时候,还想着工作,想着家庭,想着孩子,想着很多事,唯独没想着要享受当下的棒棒糖。

成人心里想着很多东西,但是里面缺少了自己,缺少了与自己的沟通,因此,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

有的人对待自己是溺爱放松,有的人是自责苛求,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以一种平和的方式与自己相处。

现在城市里大多数人的问题都在于永远对自己不满意,当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在外表、才智、地位、财富方面有更大的追求时,就转而对孩子不满意,希望孩子来完成自己的满足感,好了还想更好,一生的精力都用在了追求更好上面,却从来没停下脚步,问问自己的内心,你快乐吗?你的内心满足了吗?

佛经中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意思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

可是就有那么多人,一定要在这个充满缺憾的世界里追求完美,能追求到完美的结果吗?永无止境地追逐,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把快乐寄托在向外的追求上,就像喝盐水止渴一样,得到的越多就越不满足。

所以,拥有这样内心的人,如果不能放下这样的执着,就只能一直饱受“求不得”的痛苦,没有片刻能享受到当下的快乐。

佛法教我们“离苦得乐”的法门就是接受不完美,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时也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完美。

我们所执着的那些外在的物质也好、状态也罢,没有一样对我们的生活是不可或缺的,减掉这些,生活本身依然可以进行,反而单纯的生活,更容易快乐。

有多少人拥有了很多财富,却依然无法享受幸福生活,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呢?

我们之所以认为需要很多外在的东西才能快乐,只是一种假象,是这个时代发展带给我们的概念。当口渴的时候,一口甘泉就是快乐;天气寒冷时,一床棉被就是快乐;病痛缠身时,片刻的舒服就是快乐。

打破那些概念带给我们的执念,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并不像原本以为的那样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感受到快乐。

当家庭中的父母能学习享受当下的快乐,给孩子传递发自肺腑的安静平和时,孩子也会安静下来,安静的内心会生出智慧,这就是本自具足的孩子,他就会凭着生命给予的生长力,向上,向前,更美好。所以,好的父母,是家庭的好风水。

对于不知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美)富兰克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