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家长们的这种帮助,实则是在阻止孩子破茧成蝶
在女儿六岁的时候,发现她与同龄孩子相比,动手能力比较弱,自己的事情总是完不成或者完成的很慢。
于是,在一次写完作业之后,我和她沟通了,以后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也很沉重的答应了。
于是,第二天早上女儿来向我告状了,说奶奶又来给我穿衣服了。
奶奶当时有些哭笑不得,说我帮你穿,你怎么还告我的状?
我才意识到,女儿事事被奶奶包办的久了,一个享受着他人的服务,乐在其中,一个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不亦乐乎。
当时,都未曾发现有什么不当的地方,时间一久,尤其家里没有人再像奶奶一样,有大把的时间去单独照顾一个孩子时,一切都凌乱了。
如何给予孩子最合适的爱,而不剥夺他培养生活技能的机会呢?
《正面管教》这本书籍中,提到一个观点:在孩子三岁以后,如果父母继续为孩子穿衣服,就是在剥夺孩子发展责任感、自立和自信意识的机会。
也就是说,已经形成被帮意识的孩子,丧失了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只有当别人替他们做事的时候才会有归属感。
这让我明白,“超级妈妈”,“超级奶奶”对孩子不是件好事,我们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会做的事情。
好像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是为什么在当下的家庭里,娇纵孩子这样的事情却层出不穷呢?
第一,很多父母会认为给予孩子他需要的帮助,是对孩子爱的表达。
第二,家长们没有耐心,看孩子穿衣做事太慢太困难了,不自觉的就想要代替。
第三,娇纵孩子的行为很容易,满足了家长被需要的感觉,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第四,为了弥补自己的童年匮乏,就把更多的行为与物质的爱,加倍的给予孩子。
但这些剥夺孩子生存技能的爱,是危险的。
因为大多父母不知道,一旦孩子形成了一定的信念,习惯和品格,以后要想改变会非常的困难。
或许,孩子短期内,尤其是眼前的困难因为家长的助力暂时解决了,但长期来看,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时间一久,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没有培养出更好的生活技能和态度时,又会感到失望和沮丧。
要知道,我们童年时代形成的信念,在我们长大成人之后,就会变成我们的“人生蓝图”。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做家长的,要真正考虑做一件事情的长期影响。
也许对于孩子,万事开头难,但不开始会更难,一直难,不如放开手,放下心,用耐心陪伴孩子成长为他自己。
当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他便有无数个事情需要去学习,去练习。我们不能以爱之名,阻止了化茧成蝶的蜕变之旅。
有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以后就能学会照顾自己,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只有父母花时间训练孩子的生活技能,并允许他们通过实践这些技能来培养责任感和自信心,孩子就会掌握有价值的生活技能。
孩子被耽误的久了,就很难改变他们对于怎样才能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