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表达简洁高效

简洁思考,提升自我思维

2019-03-18  本文已影响22人  谢谢微甜
简洁思考,提升自我思维

如何思考,如何修炼自我的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1

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众声喧哗,我们每天面对大量的信息冲刷,塞满了我们的头脑,干扰着我们思考和记忆。

大脑需要“断舍离”,大脑喜欢简单的东西。简化思维意味着我们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更要简化我们一直思考着的信息。把原本繁复的内容梳理、整合、精简完成后,我们的头脑才能腾出空间,处理其他的信息和进行更复杂的精微的思考。

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注意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不盲目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注重事实信息,不轻信观点和评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信息,既是一种才能,也是一种美德。

培养简洁的表达能力

简洁是写作的主流标准。好的写作秘诀就是剥离每一句话中的杂物,只存留其最洁净的部分。

表达本就是训练思维的一种手段。好的表达,对思考强度的要求是成倍上升的。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简洁表达的习惯,是提升思维能力的一道法门。

适度的简洁,意味着更丰富的内涵。

简洁并非简单。模式化是终极的达成简洁的方法。

2

用足够多的资料“喂养”潜意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问题想久了,就会启用收敛思维,一直按照某个熟悉的思路想下去,一旦这条路走不通,就想不出其他的路了,因为人的思维,特别容易限制在旧有的框架里,被过去的经验困住,很难跳脱出来想问题。

遇到此类“卡壳”情形,我会把这个问题暂时放下,去看些与之无关的书,或者干脆出去走走、放松一下,然后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灵感突现,豁然开朗,这其实是潜意识帮了大忙,不经意间的发散思维起了作用。

当然,发散思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如何我们有意识地用足够多的资料来“喂养”潜意识。潜意识就会帮助我们思考,即便在我们不主动去想一个问题时,它也会非常“勤奋”地为我们工作。更有意思的是,潜意识不会被我们的条条框框限制住,它就像不羁的游侠,游走在我们思考疆域的角角落落。

在讨论创意思维的经典之作——《创意的生成》一书中,介绍了产生创意的五个思维步骤,其中潜意识思考就占据了核心的地位:

1). 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

2).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从上面的步骤中还可以看出,要想让潜意识更有效地工作,就必须向潜意识“投喂”足够多的资料,有了这些资料以后,潜意识用它们不断进行重新组合的试验,直至最好的想法出现。

3

将思维转化为图像

“图解思考”,是用画图的方式来直观表示出我们思考内容,这样有利于我们对所思考问题的解答。

图像,更有利于理解,助推思维的推进与创造。一幅图可以包含的信息就太多了。人在观看图像时,对图像中信息的处理是并行的,因此可以接收足够多的信息。更有利于具象思考。像科学家、画家、音乐家、设计师等都非常善于用图像来思考。

图解思考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所思考的内容本身,自行创造或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图形式样。也就是不拘一格,没有特别的规定。像很多人喜欢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

常见的图示类型还有很多,比如:表达概念和想法的常用图示类型有流程图和结构图,具体的表现形态非常多样。流程图表示一个动态过程,通常含有箭头表示“流”的运动方向。结构图表示的是一个静态结构,用以显示不同部分或因素间的结构关系。

如果我们能够经常从具体的思考情境出发去构想相应的图示,那么我们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