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歌中的意象(一)

2020-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教语文的袁老师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牛汉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芩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

艾青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专题一:探讨艾青诗歌的意象

一、什么是意象?

意,指作品中表达的志趣、情感,包括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情感体验、思想领悟以及审美感受。象,即物象。指文学作品中描述的景物、形象。       

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是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形象。意象的运用,简单地说,即借景抒情。

诗歌,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诗人都会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读诗,要透过意象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前三句借助九种景物,渲染出一种凄凉悲伤的气氛,表现诗人的羁旅之愁。如:余光中的《乡愁》则在邮票、船票等意象中赋予了相思的内涵。

二、艾青诗歌中的意象

艾青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有的已经形成系列,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有的出现次数虽然不多,却也带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一】灯、火把、太阳篇目:《灯》《太阳》《黎明》《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火把》《太阳的话》

  《灯》

盼望着能到天边去

那盏灯的下面——

而天是比盼望更远的!

虽然光的箭,已把距离

消灭到乌有了的程度;

但怎么能使我的颤指,

轻轻的抚触一下

那盏灯的辉煌的前额呢?

《灯》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是艾青的狱中之作。高墙之内,铁窗之下,盼望光明而不得,追求自由而不能,这种痛苦如何表达出来呢?诗人选择了“灯”这一意象。

“盼望着能到天边/去那盏灯的下面——”表达出了诗人的盼望——希望自己能到天边那盏灯的下面,也就是说,希望得到光明。

“而天是比盼望更远的!”天比盼望更远,天边那盏“灯”,无法达到了。诗句的陡然转折,使人感到诗人心里那深切的痛苦。

诗的前三行写“远”,而后五行写“近”。“灯”在天边,是那样遥远,可又是这样“近”,因为光之箭把距离消灭了。虽然“近”,而又可望而不可即。痛苦再一次震撼读者的心。

最后三行极为精采。“颤指”,点出诗人内心的情绪到了激烈的程度。“轻轻的抚触一下”,点出诗人对灯光的渴望与珍视。“辉煌的前额”,把灯拟人化,不仅写出灯的崇高形象,也写出了诗人对灯的赞叹。盼望光明,追求自由,是人类的普遍情绪。艾青和他的诗作,为我们作出了辉煌的榜样。

《太阳》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1937年,中国处于大变革的较量中,一面是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一切旧的势力,以及外国侵略者的势力,要把中国推入黑暗之中;一面是革命者与劳苦大众,要打碎旧世界,建立一个光明自由的新世界。在这激烈的较量尚未明确之际,诗人已感到希望来临了。《太阳》概括了这一历史态势。

思考“太阳”象征什么?诗人想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

太阳象征光明、进步,寄托了诗人向往未来、追求光明的激情。

《黎明》(节选)

而当我看见了你

披着火焰的外衣,

从天边来到阴暗的窗口时啊——

我像久已为饥渴哭泣得疲乏了的婴孩,

看见母亲为他解开裹住乳房的衣襟

泪眼迸出微笑,

心儿感激着,

我将带着呼唤

带着歌唱

投奔到你温煦的怀里。

《黎明》是写于1937年5月23日早晨,写“我”对黎明的怀念,“我”对黎明的期待,“我”扑向黎明的激动……

诗人通过“我”来写“我”与黎明的关系,以“我”对黎明的感情来讴歌黎明。整首诗写得明丽潇洒,娓娓动听。

“我像久已为饥渴哭泣得疲乏了的婴孩,/看见母亲为他解开裹住乳房的衣襟……”运用极为感人的比喻,把“我”对黎明的渴望写得撼人心肺。反映了当时处于黑暗之中的民众,对于黎明,对于光明的强烈渴望。

《向太阳》(节选)

我奔驰

依旧乘着热情的轮子

太阳在我的头上

用不能再比这个更强烈的光芒

燃灼着我的肉体

由于它的热力的鼓舞

我用嘶哑的声音歌唱了: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的河畔……”

这时候

我对我所看见    所听见

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

我甚至想在这光明的聚会中死去

1938年4月。在保卫大武汉的金戈铁马声中,艾青完成了抒情长诗《向太阳》的写作。他用一轮光华万丈的太阳,再次让整个武汉三镇热气腾腾。

“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我甚至想在这光明的聚会中死去”

这一行诚诚挚的吐诉并不能看作是消沉的,从当时艾青的欢心和昂奋的心态来看,他为了这企盼已久的光明的到来,是可以甘心的去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火把》节选

让卑怯的灵魂

腐朽的灵魂

发抖在我们火把的前面

让我们的火把

照出懦弱的脸

畏缩的脸

让我们火光的监视下

让犹大抬不起头来

让我们每个都成为帕罗梅修斯

从天上取了火逃向人间

让我们的火把的烈焰

把黑夜摇坍下来

把高高的黑夜摇坍下来

把黑夜一块儿一块儿的摇坍下来

1939年后,艾青如浪子般漂荡在祖国的土地上,从桂林到西南山岳,从重庆到延安,他用一首首诗歌追寻着黎明,追寻着太阳,追寻着光明。《火把》产生于1939年7月7日。为纪念抗日战争两周年,桂林举行了火炬游行。游行场面声势浩大,三万余名手执火炬的群众集合于体育,艾青参加了游行,受到极大震动,在经历了十个月的孕育,在1940年5月完成了这篇长诗,写下了这“火的世界,光的世界”是“如何把黑暗驱赶到遥远的荒郊”。 

《火把》《向太阳》是长诗姊妹篇,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黎明的通知》(节选)

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黎明的通知》写于1942年初。诗人从重庆奔赴延安,他以敏感的眼光看到,即将到来的胜利的曙光,于是创造了“黎明”这一意象,并赋予它全新的意义。

整首诗以“黎明”和诗人对话的口吻展开,诗中的“我”是黎明,“你”是诗人,“他们”则是渴求光明的人们,全诗大量运用排比,反复铺陈,洋溢着一种必胜的豪情。

“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含义:希望借助黎明的通知,去打破反动派对敌占区人民的蒙蔽和谎骗,扫除萦绕在人们心中的悲观情绪,让所有正遭受着苦难的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准备迎接这“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太阳的对话》(节选)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太阳的话》写于1942年。本诗描绘的意象是太阳,寄托着诗人向往光明、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

诗第二小节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所给予人们的美好的事物,这些都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其中,露水可以滋润万物,花束和香气能是人们神清气爽,亮光能让人感受到光明,温暖为人驱除寒冷。

在《太阳的话》中,艾青用“太阳”象征光明和希望,用“小小的木板房、关闭了很久的窗”比喻当时人民生活的闭塞、陈旧、落后的环境,以第一人称代表太阳呼唤国人改变现状,迎接光明。

诗歌渗透着时代气氛,以满腔的热情唤起民众,投身到拯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改变现状,为中国开辟光明美好的未来前程。

总结:艾青的诗歌,是热烈的,滚烫的,他经历过人间的隆隆雷雨,依然翘首期盼着晴空与暖阳。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艾青坚信——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