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好玩事儿一直写到老的故事杂文

简书是个好平台

2017-02-24  本文已影响8504人  mechiland

大约两个月前,我重新开始了密集写作。为了对比两个平台的差异,我选择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简书。

很多人很奇怪:之前很少写东西的人居然更新这么频繁。原因很多,除了我喜欢写作之外(每年写一本日记),最主要的是今年开始,我的工作重心从产品策略转移到市场工作中,一个最为务实的目标是,我想让金数据的声音到达更多的人。

在大约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新写了近30篇文章。内容大致覆盖了创业、产品、科技行业观察、金数据的故事,以及……鸡汤和诗。

结果

请看下表。大部分文章我在两个平台都发了。

微信公众号 vs 简书

简书与微信公众号的对比

这两个平台上,我基本上都是新用户。虽然账号注册都很早,但活跃度、粉丝数聊胜于无。这些数据对比还是很有意思的。

为了让数据更具对比性,我将数据做了折中处理。上表中,所有有颜色的部分,都是超过平均数的。微信的平均阅读量358,阅读量最高的是《微信小程序三问:利他主义的权力诉求》;简书平均阅读量 2536,阅读量最高的是《35条让你强有力的人生感悟》。一些数据对比如下:

微信公众号:发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微信公众号的宣传语「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在此体现了它的一致性。订阅号每天只能发一篇,微信用户已经订阅了大量的公众号,每天有太多的内容等待被阅读。如何让你的推送让读者看到是相当考验的事情。选题、发文时间、读者偏好、热点、自己的观点等等,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最终的目的是塑造独一无二可辨识的品牌。

考虑到一个新的公众号(甚至是一个运营久远的公众号),为了追求最大的影响力,上述的制约因素让写作需要考虑得更多。在我的例子中,《招聘整个员工》偏向创业和管理,写完获得1000+的阅读,下一篇比较人文的《35条让你强有力的人生感悟》则直接被打到66的阅读量。这感觉实在太刺激了。

简书:写作本身更重要

简书的读者多样性好得多。关注管理的「招聘整个员工」获得超过平均值的4000+阅读量,下一篇《35条让你强有力的人生感悟》超过7000人阅读。这对于一个喜欢写作的人而言,是非常令人开心的事情。相比之下,同样有许多写作的冲动,一旦带上公众号的帽子,加上每天一篇的限制,则在推送的时候需要考虑得更多。简书的开放和包容,让内容写作者更加自由——毕竟,最终你是谁没那么重要,你写出的东西是否具备可读性更重要。你可以一天写10篇。你可以写小说。我在简书写的《除了自己,那还有谁》这首小诗,也获得了近百人的喜欢。

我不是唯一一个这么做的——明道的任向晖在简书上谈管理,背单词,偶尔还写点小诗,何等自在。

我喜欢简书还因为简书所营造的人文气质。简书的运营者维护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排名靠前的文章大多积极向上、温暖可心。简书产品也花了相当大的气力去改进作者与读者的交互——在简书网站和App上,有独立的页面分别展示评论、私信、喜欢和赞、关注、赞赏和专题收录。写作过程是孤独的,写完之后能方便的看到有人喜欢,评论,赞赏,与读者进行交互,是一件相当惬意的事情。作者与读者之间是平等的,我喜欢这种开放、轻松的氛围。

对简书的两点建议

  1. 对于推荐算法的改进。当点击「喜欢」的时候,能够真正意义上影响自己的阅读权重。而现在阅读来源主要来自官方编辑推荐和关注的专题,但文章本身应该也成为推荐来源之一。我期待在首页上看到的文章为:为我推荐的文章,编辑推荐的文章,我关注的专题文章,我关注的人喜欢的文章,阅读量靠前的文章等。
  2. 对于专题更好的支持。我在简书上创造了专辑「小金之路」,来讲述金数据发生的故事。而现在所有的文章都按照收录时间列在下面,无法分类和排版。我希望能够创造「产品更新」、「小金故事」、「创业观察」等分类。另外,希望能够给予专题基本的装饰编辑能力,如编辑颜色、置顶文章等等。这样对于专题的运营者有更大的内容运营能力。

鼓励大家前往简书写作

在我开始在简书上写作没多久,先后收到了 LinkedIn、 头条号等平台的入住邀约。这些平台与简书最大的不同是,简书是真正文字优先的,其他平台,文字只是补充他们的产品。目前,金数据的市场同事已经组团在简书上写作。我也鼓励我们的产品经理在上面写。

经过这两个月实验之后,金数据团队会更多的在简书写作。我鼓励所有的创业者开始在简书上写作——事实上如果你的产品有自己流量凄惨的 Blog 的话,我建议直接迁移到简书上来。简书提供了公平、开放的写作平台,以及口味多样的读者群体。我们已经从中收获不少,相信你也会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