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书才会有闲情
2019-04-24 本文已影响6人
蓝色山湾

书总是要读的。是闲书。越闲散越无用越好!
小时候,念书时节,只读语文数学,偶尔,小伙伴们传看几本缺页,又或是没有封面的“小人儿书”,就算是一点点调剂了。
开始读“闲书”是从初中开始的,一位要好的同学,家里竟有《少年文艺》,我借着读,一个假期看完了她的全部存货。因为是假期,母亲并不反对看“闲书”,悠悠闲闲得,那个放肆呀,坐着看、躺着看、爬着看还行,开学后,我近视了。近视也不放在心上,轻描淡写的。
高中时,读“闲书”就是偷偷摸摸的事。放在课本上,拿起来端端正正坐着读,别人看到的是课本的封面我却不然。但是,每次这样做都会被母亲识破,虽然她并不识字。原因是太沉迷、不应呼。全然不是学习课本时耳听八方、一呼即应的情形。
上大学后,有图书馆,自由借阅,读书的印象反倒极模糊了。估计也还读,因为记得班里有人一时兴起办过一份小报,我曾试着写过几篇小短文被录用,大约也是得益于读“闲书”吧!
我读书,只拣自己喜欢的。不必高深,也无需渊博,只要文字清丽,格调雅致就好。读着如沐春阳微微暖,是那种小雨润物的安静的好。
或者情深而墨浅,淡淡几行字,缕缕几世情,绵绵不绝,一重重地袭心。
偶尔也会读铿锵饱满、热情飞扬的文字,情绪也会跟着飞,真的是不由自主呀!
现在读书,依旧喜欢纸质的。每年开学季,图书打折,选好了买下,慢慢读。
很闲的书,读着,人也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