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捡一个好文读书

县城的变迁

2022-10-18  本文已影响0人  常青子木
实拍大丰仓粮库全景

三十年前我出校门入社会,费了些周折,进了县城里的一个夕阳行业。其实,当时的各路信息(这里主要是指各行业发展趋势)于我而言是非常闭塞的。在进这家老国营企业之前,我是不知道那些弯弯道道的所谓朝阳夕阳的,只知道能在县城里工作生活,就算是达成了我小时候读书的心愿——做个城里人。为了这个“城里人”的身份,我还放弃了去离县城三十公里的乡镇人民法庭。也因此,导致我这辈子与公务员和铁饭碗失之交臂。

三十年前的县城,被当时的老资历“城里人”视作新城。因为与之对应的,还有一个名符其实的老城。在六七十年代建设丹江水库,水库大坝建起来之后,随着库区水位升高,汉江水把Y县老城淹没在水下了。

据说,在Y县籍河北著名作家梅洁女士的长篇报告文学《山苍苍,水茫茫》里面,对于Y县老城被汉江水淹没以及老城人民弃城离家(背井离乡、举家外迁)的过程有详细记录。遗憾的是,我至今还没有找到这本书。

但老城的一角至今依然清晰可见。那是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的大丰仓粮库。据史料记载,该库作为明朝当时的官家粮仓,建设之初正是考虑到避免遭受水灾,才在老城择了最高处的一隅平地建成粮仓。然而,丹江水库建成蓄水之后,Y县老城的大部分区域都被淹没在汉水之中,大丰仓粮库作为汉江边的一处古迹被保护了下来。目前是湖北省境内历史最悠久的“天下粮仓”。我在Y县工作的那几年也曾多次到过那里。

实拍大丰仓粮库一角 实拍大丰仓粮库一角

记得谁说“小地方鬼大”。我在Y县县城的时候是有深切体会的。一个小企业老板敢口出狂言“在Y县城没有我搞不定的人和事”;一个街头小混混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提留着明晃晃的大砍刀追着砍人!我在县城工作生活七年,算是牛鬼蛇神都打过交道,给三教九流都陪过笑脸陪过酒。几乎透支了青春,最终落得个身心俱疲。我痛下决心丢掉在县城的一切,带着遗憾带着仇恨离开了县城。如果非要问我那些年在县城的“收获”,那就是收获了我的爱人,还有我的宝贝女儿。也正是为了她娘俩的安全着想,我才咬牙离开是非之地,拖家带口到千里之外的省城漂泊。

来省城漂泊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这期间虽有多次回老家,经过县城,但每回都是来去匆匆。甚至早些年我还刻意躲着在县城工作生活时的老熟人老同事。只因不想再回忆起那些不堪的过往。

十年前我曾在QQ空间写过一段叫作“诗”的文字,记录下某一天我走过县城时的感受。

而今,我也上了年纪。过往那些是非恩怨已然被岁月冲淡,甚至我曾经的部分老同事老熟人也已不在人世间。同样作为尘世间过客,我也看开了,释然了,放下了。近几年再回到县城,我不再刻意回避什么,反倒是想在老街道里走一走,搜搜记忆,找找曾经,看看变化。

实拍Y县城区一角

毋庸置疑,县城已在不曾停息的流淌着的岁月里悄然变化着。而变化最大的,是我们当年说的新城,如今却又“沦为”老城。原因是城区已经没有再往周边延伸扩展的空间了。随着Y县县城被划归为市里的一个行政区,从市里到县城通了公交车,单趟公交行程不到40分钟。在市里上班的人们若买不起市里的房子,就到房价低一大撮的县城城区买房居住,每天开车或乘公交车上下班。另外,全县乡镇还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为了方便孩子读书,也来县城买房居住。因此,县城居住人口剧增,已经装不下了。

于是,Y县城区新的发展规划再次转移到汉江边。前些年正赶上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大规模开建,丹江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大坝再次加高。汉江Y县段作为移民库区,享受到国家政策关照和资金支持,沿江景观改造及绿化工程力度空前。

实拍Y县城区一角

与此同时,在汉江边上,实实在在的江景房应需而建。在短短几年间,沿着汉江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带建起了大片居住区,高楼林立。Y县县城的人口中心和商业中心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转移到江边。也就是在曾经的被汉水淹没的老城附近,诞生了今天的Y县新城区。而我们三十年前所说的Y县新城,今又被称作老城。

真可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流轮流转。

实拍Y县城区一角 实拍Y县城区一角

我在县城(老)街道走一圈,发现在县城的各个街角,貌似悠闲的老年人忽然多了起来,像是哗啦一下从地下冒出来似的,这里坐着一堆,那里站着一排。落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见豹。也许,这正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个直观写照吧!

可不是嘛,三十年前我初出茅庐,一步踏进县城的江湖。而今从异乡漂泊中归来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我已是年过半百华发双鬓。可见,世间最厉害的不是提留着刀砍人的地痞恶霸,也不是曾给我穿小鞋自以为能一手遮天的单位领导,而是时光。看似不经意间,它却在悄然改变着一切,包括我当年解不开的心结,和今天看待世事的心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