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了19天后,我重新开始写文章
2017年最后一次在简书上发文章是12月21日,距离今天已经过去19天了,实在不好意思把当初的信誓旦旦拖过20天,所以今天必须写点什么了。
具体写什么?没有想法,那就信马由缰,写到哪儿算哪儿,只要依然是我手写我心,是真情实感的表达,最起码对得起自己。如果能稍微引起某君的兴趣,那就是莫大的荣幸了。
最初写文章,就是想记录自己一路走来的点滴,给若干年后的自己留下最美好的回忆,看清来时的路,走好接下来的路。想法很简单,感觉很美好。
但自从我接触简书后一切都变了,每写好一篇文章,都急不可耐地发表、投稿,然后盼浏览量、盼点赞、盼赞赏、盼点评,这些都能给我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从此,我的日子都在盼望中度过。
再后来,我不满足于这些了,我开始幻想当简书签约作者。成为简书签约作者要有足够多的喜欢和关注,靠我每篇10个喜欢,两三个关注,要等到猴年马月啊!
经过一番了解,终于明白那些简书签约作者大都是写出过爆文的,一篇文章上万阅读量,几千喜欢,数百关注。而要成为爆文,就必须上首页,最好是大咖推荐上首页。我把自己目标对准了首页投稿,每篇文章都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简书写的第30篇文章上首页,可阅读量、喜欢数和平时无异。我并不气馁,再接再厉,我的文章又上首页了,这次是编辑推荐上首页,可阅读量、喜欢数依然如旧。
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一篇文章。作者是无戒日更团队的,他放弃了日更。理由是每日六点半起床,利用半小时码字,匆匆写够一千字发表,这种写作不但没能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还因为早起影响到了作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看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我虽然没有参加日更团队,但我自从知道日更这个理念后就一直在坚持。我相信经历大量文字堆砌后,我就能下笔如有神,然而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我强迫自己每周至少写五篇文章,这就导致我大多数时候都是抓耳挠腮、绞尽脑汁的胡编乱邹,结果文章质量连自己都不忍直视。首页投稿成功后阅读量、喜欢数没有上升就能说明这一点,我的文章阅读量、喜欢数大多是身边人贡献的。文章写好后,我会首先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点赞的都是家人、朋友、同学、同事、学生等,我猜测很多时候点喜欢不是因为我文章写的好,而是亲密关系使然,陌生人就不会给我这个待遇,说到底还是文章质量的问题。
也有朋友给过建议,我的文章太小众了,写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要么就是自己的一些感悟,很难和更多的读者产生共鸣。这让想起上学那会儿,一帮人偷看同学的日记,不是为了学习日记的写作方法,更不是为了欣赏文笔,而是因为他的日记里有我们的青春,当然我不否认偷窥本身乐趣。看来文章的确不能太小众,在这个人人时间都不够用的时代,读没有收获的文章,谁会浪费时间!
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决定停下来想一想,不能再拿自己质量一般的文章,在朋友圈继续折磨朋友们了,朋友们给了我最大的善意,我应该自知。
结果这一停就停了19天,中间曾几次试图写点什么,但都因写的东西自己不满意,写到一半放弃了。这段时间的停顿也不是毫无意义,至少我想明白了一些问题。
第一,写不出是好文章,不是态度的问题,而是积累不够。和自己的阅历太少,读的书太少,写的文字太少等等都有关系,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阅历增多,读书增多,写的文字增多,我一定能写出自己满意的东西。这和日更没有关系,坚持日更也好,放弃日更也罢,这不过是一种对写作时间的安排而已,不应该把它拔地太高。
第二,写文章上首页本身就是一个误区。我最初写文章,只是简单享受写文章给我带来的乐趣,我没有想着要每篇文章都上首页,我也没有想过要当简书签约作者。但自从有了这样的执念后,写文章就没有了最初的乐趣,我每天都在纠结文章的阅读量、喜欢数。
当然,追求文章的高质量本身没有错,每个写文章的人都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但上了首页就说明文章质量高吗?阅读量高、喜欢数多的文章就一定好吗?我看未必,用简书时间虽然不长,但我也知道,投稿被编制接受、写的文章成了爆文,大都是因为迎合了某种需要,毕竟简书也要运作。
第三,写文章用心很重要。我手写我心,打动人的一定是真情实感,基于某种目的写的是商业文案,不是我所理解的单纯写作。最近读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我个人觉得他的文笔一般(只是个人感受,没有任何的不敬。),但他文章的思想性,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至少我不行。
这就让我意识到,一般我们读文章一定是里面的某些东西吸引了我们,而不是像中学生读语文课文一样,学习写作方法,当然如果能在写作方法有所收获,也是挺不错的。简单的说,只要认真写就可以了,至于是优美语言,还是高度的思想性最终打动读者,这不是作者该操心的事,除非你是有目的的写作。
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当初,用心写文章,享受简单的快乐,这才是我该追求的。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在文章下面点赞,点赞是最好的喜欢,喜欢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