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读书笔记,永恒的层级管理
小的时候,亲戚到家里做客,总免不了对当时“人畜无害”的我做出一番评价,套路可以总结为以下公式:Y=X+A。
要想得到Y,得先求出X,再加上A。
具体是如何实现的呢?
第一步:“哟,这才几天没见怎么又胖了这么多,你放假天天在家玩游戏,将来怎么有出息?”
这是对我现状进行的评估,不论任何阶段我总能被挑出不同的毛病来,于是他们说出了X。
第二步,“你要多吃蔬菜,你要多读书,你要多锻炼,你要.......”,
这是在X的基础上进行的补充,其背后的潜台词是:你缺蔬菜,你缺知识,你缺健康的体格...... 除了一身的肥肉,你什么都缺。缺失的东西,就是公式里的A:一个增量。
X加上A,等于期望的将来有出息的理想状态:只要X评估的准,A的增量合适,那么Y将来就不会成为又没出息,又油腻的中年猥琐男。
所以 Y=X+A,这是一种线性的解题思路。
可如果将这个公式放到现实中,则可能存在矛盾与冲突。今天我想借此公式聊一个非常现实而又深沉的话题:层级
何谓层级,就是你的上头有领导,领导的上头还有领导,领导的领导的上头还有领导.... 以此类推,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
话如果说得不是那么严谨,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所有公司都是层级式的,即便是有一些小公司刚开始的时候并非如此,可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层级”会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溜进来。因此有一句话叫:十人之下皆兄弟,十人以上谈管理。
这是变化的视角下,对于资源效率的不同理解,可层级的倾向性从未离开过。
层级之“恨”与“依赖”
上周五晚上我去公司食堂吃饭,看到大家都坐在那等着,脸上露出愤怒且焦急的表情。
一问才知道有高层领导正在检查工作,因为等会儿要经过食堂门口,大家必须等领导走了才能吃饭。于是只能无奈干等了一个多小时。
我们可不可以认为,层级主导了上述这一切 ?
说到层级,在大部分基层员工甚至是中层管理者的眼中是颇让人反感和无奈的一件事情。因为层级带来了冷酷,奴性,贪婪,权力欲,诚信的缺失,而所有这些与当前时代所崇尚的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观似乎格格不入。
毕竟基层员工在数量上始终占有绝对的优势,也是主要生产力,因此现如今很多企业家在变革,试图减少层级所带来的负面特性:比如越来越多的公司更愿意从人性关怀的角度来定义企业文化,宣扬“平等”以及“员工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再比如很多哪怕不是外企的公司现在都要求员工起英文名字,通过避免某总某总的称呼,来营造自由平等的沟通氛围;再比如很多公司的扁平化运作 ...
但是这种变革只是让以人为基础的层级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更加亲和与宽容,层级间的沟通变得流畅,却并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消除层级。
我们仍能敏锐的察觉到,不同层级间的正常沟通更倾向于被视作一种亲和力与个人美德的体现。
权力,控制,权威等词汇依然支配了真实的企业文化,表面的人文关怀背后,大多数公司的真实运行规则仍是基于层级的绩效考核:大量的数字图表,处处透露出更高一级管理者对于低层级的员工或管理者的警示: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层级制度在带来资源管理有效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因素,而这些因素影响和定义着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那咱们回到开篇Y=X+A这个公式上来,它与这个话题有何关联?
举个例子,在电影或小说里,高层级管理者,如老板,地主等,时常被塑造成贪婪,自私,没有同情心,不诚信的形象,这是我们上文提及的X,一种对于现状的评估。
而在大量与管理学相关的书籍里,上述明显缺失的部分如诚信,同理心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好一个管理者的基础条件。这是A,一种基于现状的增量。
Y(理想的状态)= X(负面的现状)+A(积极的增量)。从直线思维的角度,这是不是一种完美的契合与补充? 这样就能阻止我将来变成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呢?
还真不一定,我认为在现实中层级制度之下,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冲突的。
比如说,我们时常能看到有人在抽烟的地方,茶水间,休息区域直接或隐晦的表达对于公司层级“压迫”的不满,可再不满,在工作中还是需要服从领导,遵守层级里的游戏规则。
有人曾作过一个很极端的类比:去公司上班就好比蹲监狱,需要遵守监狱的规则,你可以选择换监狱,却无法逃离监狱,而不同监狱的区别仅仅在于伙食。
依赖和厌恶,本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绪,在层级制度里,变成了一对共存,被迫糅合在了一起。
这种感觉就如同家里的小孩子因为大人不给他买玩具而生闷气,这是一种厌恶;可即便是心里再不满意,还是得拉着爸爸的手在大街上走路,这是一种依赖。
再好比自主和自我约束,都很重要,但是又很矛盾。
除了这两种情绪,他心里可能也盘算着“等长大了看我怎么收拾你这个老头”,这说明:人们非常讨厌层级制度,又非常依赖于层级制度,同时更希望尽快摆脱原有层级。
想往上爬,必然和同层级的人进行竞争,而竞争天生与信任,协作,坦诚的概念相违背。
为了摆脱原有层级,必须通过竞争来实现,而竞争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信任,坦诚,协作的缺失),这些负面影响,恰恰是团队管理的培训或书籍中反复强调的无间的信任与协作。
真是缺啥补啥,因此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好的团队领导者,需要面对团队内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现状,X,并此基础上提供合适的增量A,就能实现Y。
可此时问题就来了,对基层员工来说,在不断抱怨中想要努力往上爬,而在向上爬的过程中,竞争又会加剧不信任,诚信缺失等负面影响,增加大量失败者的抱怨。而越是有抱怨,就越是有人想要往上爬,恶性循环由此形成。
层级所带来的问题不仅仅如此,它还引发了安全感,舒适感的缺失,所以员工会自发的组成各种非正式小团体,比如一起抽烟的,一起吃饭的,一起XXX的。仅仅是因为非正式小团体可以带来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深层次的原因是非正式小团体避开了这两种感受的矛盾性与相关性,它剥离了层级。可真实的工作,无法回避这对相互矛盾的情绪。
所以管理的学问,就是一门追求不断的平衡,而非追求完美的学问。
说了那么多层级的“坏话”,层级真的因为如此不堪而行将陌路了吗?
还真不是,就如同本文的标题,层级很可能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永恒。
说到底,本篇文字其实是一份来自缘份的读书笔记,记得先前我们聊过金字塔的最顶层,也聊过自下而上的演化思维。有一次我打算买一本书叫《自下而上》,可家人阴差阳错的给我买成了《自上而下》,一字之差,却巧合般的解释了我先前的一些困惑。
因此本周我想就这本书,写一些读书笔记,共同理解自上而下层级的必然性。
关注微信公众号:童曜的干货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