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付出,就能换回爱吗?
晚上友人来访,闲话家常。他说有了孩子,这两年压力好大,每天忙着赚奶粉和尿不湿。我笑着说:“不对啊,你老婆工资很高的。”他失笑:“工资高是没错呀,可是人家都揣自己口袋里了。”我感到意外,在我的观念里,家庭就是两个人共同付出的。
“你不了解她呀。她就是个流氓!”用的虽是贬义词,但那宠溺的语气还是让人感到爱意满满:“每天都要问我赚了多少钱,花到哪儿去了。还好我有杀手锏,大小开销都记下了。”他翻开手机,给我看记账APP。
“这都可以?”我无比艳羡,“自己的钱自己花,还可以管老公的帐。我太佩服她了,做女人当如是,我也要跟她学几招。”
他立马打断我:“这种事,你做不来的。”
十几年的老朋友了,果然了解我,我确实做不来。这倒并非因为我清高或善良持家,而是我根本没有这种魄力,我羞于表达自己的需要。从小到大,我学会的方式就是压抑自己,多去付出,以获得肯定,在金钱方面尤其如此。
原因很简单,小时候家里很穷,我的需要很难得到满足。比如,我想要一件新衣服,想要一个玩具,都会给我妈妈增加负担。年纪小的时候不懂事,撒泼打滚一定要,最后自然换来一顿揍。长大一些后,懂事了,会刻意压抑自己的需求。当我过年不再开口要衣服,我的懂事反而会让父母辛酸,尤其是妈妈,她总是会夸我,然后,想方设法帮我买到一套新衣服。
这些经历都在向我传递这样一条信息:你的欲望是不好的,是罪恶的,是会让人讨厌的,如果你不去表达,反而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对于很小的孩子而言,他的自我概念是很模糊的,主要是通过妈妈的态度来形成自我意识。如果妈妈表现出快乐和欢喜的模样,他会形成一个“好我”,反之,则会形成一个“坏我”。“好我”会在亲密关系中获益,而“坏我”则可能遭受惩罚。所以,孩子会执着于“好我”的标准。甚至在长大之后,还会依据这套 标准行事,然而,这无异于刻舟求剑。
回顾自己在婚恋关系中的行为,确实很难提要求,尤其是在金钱上提出要求。总感觉,提出金钱方面的要求会有羞耻感和恐惧感。好像这样一来,自己就变得“不好”了,感情似乎不纯粹了,对方可能会不喜欢这样的我。如今想来,那不过是自己的执念而已。虽然人成长了,但处理问题的模式还在幼年里轮回。
我这个朋友说他老婆命好,从小到大没吃过苦,以前做女孩的时候在家里爽得要死,现在也爽得要死。同样,我也见过许多“命不好”的女人。她们本身也非常优秀,但在婚姻里却倍尝艰辛。之前,我在<<遇人不淑?别逗了,你自己作的>>这篇文章里提过两个朋友的遭遇。很有意思的是,我如今再去审视她们的成长经历,发现她们与我朋友的老婆恰恰相反,她们从小就很不幸。一个从小丧母,跟着爸爸生活。在她年岁稍微大一些,就要帮爸爸煮饭洗衣服。还有一个是从小丧父,她是老大,从小就和她妈一起背负起照顾弟妹的责任。
她们两人,都是小小年纪就被生活逼着扯着去做大人,去为亲人付出,没有享受过“不劳而获”的快乐。她们付出越多,亲人就越是认可她们,夸她们很懂事。而这懂事的背后,却是越来越大的心理漏洞。没有人会看到她们内心真正的需要,哪怕是最亲近的人。这种感觉未免太难受,所以她们只好学会压抑自己的需要,假装自己“不需要”。因为“有需要”会带来痛苦。相反,若是拼命付出,则会获得爱。
这也反映在她们的婚姻中,都是不断压抑自己,去满足别人。就算受到明显的怠慢,也选择忍气吞声,继续默默付出。她们太执着于成长过程中学会的行为模式,以为想要获得爱,必须通过不断付出。然而,这种付出的目的是想获得爱。如果得不到爱,难免会带有怨气。而这种怨气最终会将爱人吓跑。试想,谁愿意跟一个讨债鬼绑在一起呢?所以,生活中总会见到这种“渣男”,;老婆贤良淑德,自己偏偏要出去偷腥。(当然,这只是其中可能的一种原因。)
我至今记得闺蜜曾无限伤感地感慨:“为什么我会这么苦?而且这种苦似乎看不到尽头。”
她确实非常命苦,出生没多久,爸妈外出打工,她就被丢在外婆家,外婆有非常严重的肺结核,舅舅智商有些问题。到学龄时,爸妈也没寄学费回来,看样子是完全遗忘了她。她最终靠着自己的努力免费上了重点初中,初二那年父母后来了,本以为好日子开始了,其实恰是噩梦的开始。在其他孩子安心学习时,她每天奔波于学校和家里,因为她得赶着做饭,洗一家人的衣服。饶是如此,爸妈还在亲戚面前说她如何偷懒,以至于亲戚们也信以为真。成绩一再下滑,而父母却放言考不上师范就辍学。那会儿师范毕业工作包分配,是以录取分数比当地重点高中还高。她当然毫无例外地落榜了。
而后,交往了一个男朋友,整整五年,都是她赚钱养活她男人。因为这男人得了懒癌,而且癌细胞全身扩散。在这点上,我认为和她的超级付出和纵容有关系。两人分道扬镳后,她找了一个年岁大许多的丈夫。特别爱她,宠她,但是身体很差。她得花许多精力照顾他,自然也要承担起大部分养家的责任。所以,总体而言,还是她在不断付出。
有时候,我会觉得付出不见得高尚,恰恰是内心虚弱的表现。你怕自己的欲望,怕表达之后,会失去别人的爱和认同。然而,真正爱你的人,绝不会因为你有需要而离你远去,甚至还会纵容你。而你一味地压抑自己,倒是很可能会自贬身价。人本来就有七情六欲,没有欲望的人就是“非人”,既然是“非人”,自然得不到一个正常人该有的尊重。
我们经常会说“命”,有些人“命好”,有些人“命不好”,而说到底,命运是那么飘忽的一种东西。到底什么是命运呢?我认为,一个人的家庭出身,是很重要的一种命运。你在生命早期和至亲之人的互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日后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然而,父母毕竟是无从选择的,这难免让人气馁。但幸运的是,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模式。
学一些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和客体存在理论,触摸自己的内心,反省自己的恐惧从何而来。就我个人体验来说,我认为精神分析最神奇的地方是,当你找到焦虑和恐惧的来源,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似乎都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人总是在不断成长和学习的。如果到了三十几岁,还要去归罪于原生家庭,不肯去为自己的幸福和人生负责,那是很没劲的一件事。
欢迎阅读《他对你好,未必因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