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读书书与书评

《红与黑》臆想的撕毁

2017-02-22  本文已影响478人  木樨香如故
《红与黑》臆想的撕毁

“于连看见一只雄鹰从头顶上那些巨大的山岩中展翅高飞,在长空中悄然盘旋,不时划出一个个巨大的圆圈。于连目不转睛的凝视着这只猛禽。其动作的雄健与安详令他怦然心动。他羡慕这种力量,他羡慕这种孤独。”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憧憬,渴望得到权势地位,能够居于高等地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使之神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人想要平庸的日子,但凡有那么一点机会都会为自己的前途去争取一下,成与败的结果尚且不加以评定,这样的想法总是少不了的。谈及到《红与黑》,想必于连是再好不过的一个缩影了。无论是对于前途也好,爱情也好,这样的疯狂也只有这样的野心勃勃青年才敢挥手一搏!

关于司汤达的《红与黑》少年时候只知道是文学宝库的珍藏,其实对于这样的精髓并没有太多的接触,只闻其名而并未亲自感受这样的魅力所在。等上了高中后,被我的历史老师指点迷津,红与黑的色彩鲜明对比是权势的象征,不再是懵懂时的单调看法。

维立叶市的光鲜亮丽散发着的是浓厚的上层阶级的气息,它生机勃勃如同一棵疯狂生长的树,主干分明却是枝繁叶茂的,细枝末节的复杂也就导致了这样的繁华背后隐藏了无数的矛盾与危机,尔虞我诈无时无刻不在上演。这样的阶级里暗藏杀机,无处躲藏。而正是这样丑陋的社会阶层引发了所谓进步青年的注意,树的顶端到底能看到多远,树的顶端到底能否主宰一切,这些未知诱导着本著作的主人公——于连对于社会地位特殊的敏感滋生了他最原始野性的欲望!

作为一个木匠的儿子,于连的前途似乎并没有什么发展空间。因为阶级的分明地位的卑贱,没有人能够觉得木匠的儿子回有所作为,而恰巧于连的《圣经》拉丁语给他创造了一个机会,也正是这样的机缘巧合使得于连,一个木匠的儿子有了一个不平凡的人生。对于于连本身而言,自我极度崇拜拿破仑想着能够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但梦想却被封建的等级制度所扼杀。也正是阶级的存在也造就了于连生来就抱有对大资产阶级贵族的仇恨!面对种种无奈,他觉得神甫的道路倒是符合自己的,不仅能够有足够的金钱也能够一步步的往高处走,完成自己的权势梦想!

一开始我以为年轻的于连对于爱情是青涩的,是保守的,是理智的。对于瑞那夫人的所言所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通读之后我才幡然醒悟,这不过是一场闹剧,一种报复,至于爱情我只能对瑞那夫人感到惋惜!看不惯上层阶级对于自己的举止,瑞那市长的高傲姿态深深刺痛了这样的一种对立面,随意的践踏尊严让他感到厌恶,以至于报复行动的开始,始料未及的丑恶暴露也使得于连不得不选择走上一条不归路!

我们都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对于某个人的评定会有这样一种标准。如果我是他我不会这样只为利益而我一定不会迎合权势,多么可笑!如果是可笑的,不会也是可笑的。无法预知的是不可以断定的,说的总是比做的来得简单,因为没有什么风险可言了!好比如说我可以一周不吃饭不喝水,等熬到受不了的时候大可以随意的去吃去喝,或者压根就不去尝试那又没有什么影响!所以什么样的环境说话的姿态总是会不一样的。于连的可笑之处就在于他以为自己是市长一定不会做一些蠢事。但是在权势面前,于连也是违背了自己的本意,什么不会卑躬屈膝,什么不会点头哈腰,什么不会趋炎附势,真正面对的时候也只是口头上的一种掩饰伪装。

于连的自我态度有时候过于极端了,之所以这样完全在于他把这样的阶级斗争看得太过透彻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他明白了只有站在最高的树的顶端,才可以掌控一切,才可以不被别人踩在脚下,被认定为木匠的儿子无所作为平庸的一生,这是他所追求的,至高无上的权力至高无上的地位。渐渐的我们会发现,在现实中的大众群体中,贪婪的欲望支配着平庸的人们,之所以贪婪是因为他们不曾拥有,之所以贪婪是因为他们不会满足于现状。

曾经于连的心里也有过美好的臆想,他可以按照神甫的道路一路走下去,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美好终归是美好,它排除了太多的限定性的因素,偶然也好必然也罢,幻想的东西多多少少有些不切实际的成分。当然对于于连我也不能报以完全否定的看法,对于这样黑暗社会的阴影之下的有志青年,雄心和抱负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从于连的整个奋斗过程来看,他为实现自己的幻想,靠的是自己出众的才能和顽强奋斗,而不是他人的施舍。对他来讲,最重要的是个人的荣誉和尊严。他所追求的是靠自己的力量赢得的,之前我也曾提到过他的崇拜对象是拿破仑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他之所以对英雄致以无上的尊崇,说明了在他心中靠自己的奋斗和努力换来的成功是荣耀无上的,是无比可贵的,是不会被小觑的!

当然环境是一个可怕的现实,可怕之处在于它能在无形之中改变一个人。而自以为是顺应了这样的风气,这也是致命的错误观点!我们以为自己很强大能够抵御千军万马,到头来成了行走的皮囊,被操纵的傀儡。无可奈何的困境中,不得不任由环境的摆布,是好是坏的结果由不得自己说了算。

离开了瑞那市长家,于连辗转来到了神学院,很难揣测于连的内心究竟有些什么样的野心。尚且不去谈论对于瑞那夫人的勾引,于连对于爱情是没有一个认真的态度的,他肆意的玩弄着别人的感情。他要博取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是想证明平民子弟的他比贵族的公子哥们更有被爱的价值。这种平民青年的自尊心、进取心,乃是时代给他的爱情生活打下的烙印。对于爱情他是个失败者,因为他变得高傲自大,他变得不近人情,他变得只想证明自己比贵族强,对于爱本身他又有多少真情实意的投入呢!

社会是黑暗的,攀龙附凤会给自己带来上升的机会,出卖自己的灵魂能够带来这样的权势,既然如此,于连的道路变得污秽不堪。上流社会埋下的毒,品尝的人会是什么样的滋味呢。于连知道,所以他不甘心。丑陋有丑陋的存在,至高无上的丑陋重点不在于丑陋而在于至高无上。

一封揭发信!一颗冲动的子弹!

他不需怜悯,也不容玷污爱情,而希望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的力量和奋斗来取得功名。他争的是骨气而非虚荣。正是为了雄心和骨气,他才给自己规定了反抗上层社会的责任。在后来入狱后,他醒悟了,他在临死之时,才明白幸福是什么。他从容地走向断头台,开始了他对一生追求的重新认识。

《红与黑》这样的人生追求令人叹服,这样的人生遭遇又是令人怜悯,但多多少少还是有谩骂的!一个人的一生有肯定有否定,有成功有失败。美好的臆想,转瞬之间变成了一场又一场的闹剧。我知道自己奋斗努力创造的是可贵的,可撕毁臆想的终究还是自己。感谢司汤达为我们呈现了这样的一部不朽之作,也为意识流开创了先河。

趔趄上岸的青年,多走些路站稳脚跟。

《红与黑》臆想的撕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