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看,再向前走
放假前就在想如何总结2019年,这一年对我来说发生了很多事情,有愧疚、有惊喜、有懊恼、还有爱谁谁,到了年关又碰上疫情,实在是五味杂陈。
父母:
爸妈真是我这一世最大的幸运。大男孩离开长大的城市8,9年了,爸妈虽然想念,但从未给我半点牵绊,每次隔空的谈话,妈都会为你的苦恼而担心难过,为你的斩获而开心,我就还是那个孩子,还能偶尔闲她唠叨不耐烦,真好。
19年我爸肾功能彻底失去作用,开始做血透。先在胳膊上做血管搭桥,然后开启了每隔一天去一次医院的生活,从5月份开始,爸透析完有时候状态好,有时候不好,一次回家路上突然晕倒,送进重症监护病房,妈怕影响我,都没有告诉我,在好转之后才告诉我。过年回家当天,给妈电话感觉怪怪的,到家以后才告诉我,前一天夜里爸起夜晕倒在厕所,抱不动抬不了,直到他自己恢复意识。还有很多事情,坐在一起,妈说给我听,眼眶含着泪说:“那些夜,不是人过得日子”。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以前家里修点什么都是我爸动手,那个时代,自己家能修修补补的男人很吃香,但现在家里菜盆龙头漏水了,面盆热水不通了,马桶盖子也不好了,我赶紧统计好jd下单,拿起我初中就摸着的工具,一通干。我爸坐在床边上,看着我干活,悠悠的说:“这个时候是有点想念我们家小光头”。我们俩已经几十年不互相吐露情感了,这么肉麻的话,他说起来应该也很难吧。
爸妈的婚姻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榜样,我想我也应该不会太差。我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多尝试,多承担,多面对,能飞的越高越远才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我:
2019年,仓促之下买了房子,得到了很多亲朋好友的支持,特别感谢!我一个漂泊之人,一直感觉我自带“家”的属性,我在哪,我就是家。我一直和妹子说人才是家的主要成分,房子不是,似乎没错,似乎又哪里不对。我最深刻的家是南京那条长大的老街,老房子拆迁后,爸妈搬过两次房子,虽然都是家,但是却要加上一个权重系数,大约是(家0.85),丢掉的那些可能是一些味道吧!
青春已经被我拉的很长很长了,健身起的作用特别大,因为健身,开始注意饮食、了解营养构成、注意睡眠、和自己进行良性的对抗,遗憾的是年纪大了,机体已经处在一个很容易丢失肌肉的状态,年尾3个月没怎么运动,掉了大约10斤,应该丢失的是肌肉,而体脂蹭蹭的长,后面还需要再练起来啊。
她:
她是个很美丽的女孩,我浪了这么多年,唯一一个把我往老男人的方向推的就是她。终于我算是成熟一丢丢了。2020准备把事情该办的都办了,我们一起加油吧。
配上这张图,我补上一句,我和她吵掉了我前面人生当中和所有人吵掉的架的总和。以此来提请小朋友们,千万别光看外表,表象骗人哦,哈哈
工作和畅想:
从追制作技术,到大规模生产的量化管理,各个阶段我都经历了瓶颈期,现在看起来,瓶颈是知识结构的狭窄造成的。很幸运误打误撞的进入互联网待了一段时间,从WEB开发,APP开发,后台,数据库都跑了一遍,技术视野扩大了很多。当下我们从事的工作复杂度超越以往任何时候,演化的节奏也是越来越快,传统的软件开发思维,在一些情况下面临周期长、船大难掉头的局面,所以延伸出来应对快速变化的敏捷开发,把目光聚焦在用户身上,简单来说就是忒现实,有价值的功能,用的频次高的功能做好做强,以点带动面。背后体现了一个缜密的系统性思维,生态思维和战略思维,不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数据思维已经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看着沉淀了2,3年的生产数据可惜,做了很多统计、分析、可视化的工作,开始并没有在意,想证实一些自己的假设,统计完,看着统计结果,感觉似乎和想象不同,就开始做可视化。最后发现确实很多问题能够暴露出来,而且可视化可以让起争议的点,清晰起来。比如说时间都去了哪儿?有些隐形消耗比想象的大、安排很多时候不合理,人员规划。。。。等等。
信息化和大数据是未来人工智能的基础,虽然CG行业的量级不大,但上到百人的规模就已经带来了不小的管理成本,常常因为规划阶段没有细致拆分,导致所谓的排期无法实现,传统管理思维已经有心无力,但是投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后的效益究竟有多大?加大这些方面的投入和收益的比能不能平衡似乎也无法评估,但是可以肯定信息化投入和规模之间有一个交叉点,制作规模不大,业务稳定的前提下,不如直接给予更大的工作量安排,用传统的人盯人方式也能保持较高的产出,缺点只是没有积累而已。基础制作人员其实都是能战斗哒,呼之能来,来之能熬夜,很多延误是在各个管理节点上,就像一台交换机连接100台电脑,每台电脑都通过交换机互联数据,交换机背板带宽不够一卡,全体失联。
行业内常喊的工业化,重点在“化”,是包含若干子系统进化的过程。这一点在互联网见到的成果最多,各种协议、规范。比如无人机的电调协议有很多种,各家对信号时序的定义都有优点和弱项,没有完美的的解决方案,航拍需要稳定,竞速需要更高的转速,花飞要求急速的响应,飞控的集成能力就变成一种价值,行业内业务输出能力也是类似飞控价值的体现,是把一种协议做到最优,还是集各家之长就看眼光放哪了。另外能够相对轻盈的变道,能够快速的增产都是老生长谈,做的很好的其实也不多。
人工智能在互联网已经如火如荼了,CG行业还没咋听说有啥应用,原因是这样的。现在的人工智能是弱人工智能,利用算法寻找多个维度数据的相关性,寻找规律的过程叫做训练,训练过的模型运用在另外一组数据上的成功率叫做泛化能力。本质上说,人类认识狗的图片,和AI识别出狗的图片并不是一回事。李安的双子杀手中,面部动画出现一种Deep learning solver这是一种利用数据集,训练模型的新solver,用一个演员的演绎数据训练一个模型,这个模型能输出这个演员的表演特征,比如说某种特有的微笑,模型使得这种特征能被其他演员表演出来。这种解算器和传统的物理解算器完全不同。经典物理解算器是为了描述真实世界,背后是一套物理公式,通过微积分去逼近现实现象。而这种解算器是通过现有观察到的现象,去复制一个看起来类似的现象。可以畅想一下,让某个CG角色学习玛丽莲梦露的举手投足,然后复制一个飞机杯出来(为什么是飞机杯?哈哈)。这种技术发挥真正价值绝对不会是在影视制作行业内。
有了内容,怎么展示?,大约5,6年前我用手机GPU处理1920视频的时候被GPU的性能吓着了。很长时间里,文字、图片、视频是三个东西,而且都有着需要事先编辑,后展示的特性。当时我隐约有种想法,将来图片、文字、视频能够合一,在这个看图的时代,图片和文字已经完全融合了,视频还是相对独立,随着unreal和unity的发展动的文字和画面绝对能够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价值,就像新媒体融合进传统媒体那样。现在HTML5已经很强大,也能够传递动态的文字,画面或者视频,但是形式上还有很多局限。UI的动态化,内容的动态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理世界的数字化,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库约丰富,越能为打破局限提供动力。19年年末去参加了一个Autodesk的分享会,中间展示了一段在建筑工程设计方面的成果特别受启发,对于搞机械出身的我来说,特别好奇这样的布局,用数据链打破传统建筑工程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的过程,成本不谈(现在必然很贵),效率不谈(产能有限),很科幻,以我对科技的理解,这东西就是科幻片在现实的落地。人类的精华已经演变到先数字化,再进入物理世界。如果有一天数字世界的仿真体感,真实的和现实世界一样,那还需要在物理世界再造一个实体么?
还是前面说的,我们处理的事物越来越复杂,市场也进入寡头时代,大者衡大。眼光和布局起着更重要的作用,CG制作行业本就是个小而闭塞,又自嗨的行业,比如说Autodesk的工程设计软件的市场远大于maya这些娱乐文化市场,TD都用的python,实际上使用到的库只是众多库中极其小的一部分。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向外突破,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新的时代做好准备。
18年底开始接触了知识图谱,有个想法想去分类现有的CG资源,19年做了bbean.cn网站,算是个头,慢慢搞咯,反正我们这个行业发展这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