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

孩子是没有错的,实践换位思考(2)

2022-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爱灵与蝴蝶妈妈成长记

周末陪孩子比较多,一直在实践老师的课程。分享几条关于孩子是没有错的,有错一定是父母的错,以及换位思考的成长记录。

【1】

早上,在客厅,我看到好像是妹妹边刷牙边走路,刚好手碰到姐姐身体了。姐姐马上就怒了生气了,跑到我面前告状。

姐姐:妈妈,妹妹又打我。妹妹总是打我。

我:妹妹是怎么打你的呢?

姐姐:她的手打到我的身上了。她总是把手打到我身上。

我用手拉着姐姐的手坐下来,我:你不喜欢妹妹碰到你是吗?

姐姐:不喜欢。

我:像妈妈这样拉着姐姐的手,姐姐生气吗?

姐姐摇摇头。

我:那假如妹妹这样手拉着你,你会生气吗?

姐姐:但是她总是把手打到我身上,还不说对不起。

我:姐姐为什么不喜欢妹妹碰到你呢?妹妹是很想和你玩,她只是碰到你了,她没有打你呀。如果你的好朋友不小心碰到了你,你会生气,像对妹妹那样对你的好朋友吗?

姐姐摇摇头。

我:你不会像指责妹妹一样指责你的好朋友吧。

姐姐摇摇头。

我:那姐姐为什么指责妹妹呢?这是我们的妹妹呀,这不是别人家的妹妹呢。妹妹只是想你玩,想和你交流呀。

姐姐:可是昨晚妹妹用脚踢到我了,她也不说对不起,哼。

我:妹妹踢到你了,她没说对不起是不对。那你有没有把你的感受告诉妹妹,提醒她要说对不起呢。

姐姐:没有。

我:那你有没有直接生气就指责妹妹呢。

姐姐不好意思回答,她每次只要妹妹一碰到她,就要指责妹妹,肯定又是批评妹妹了。

我:奶奶说了几次,你在那边睡觉的时候,你踢到奶奶了。

姐姐:可是我是睡着了,不知道呀,我眼睛没有睁开呀。

我:是的,姐姐是不小心踢到奶奶的。那你有没有问过,妹妹是不是不小心踢到你的呢?

姐姐不说话。

我:那你踢到了奶奶,有没有说对不起呀?

姐姐:没有。

我:那你没有说对不起,奶奶有没有骂你呀。

姐姐:没有。

我:那你能不能也不要直接骂妹妹呢?

姐姐:臭老妹总是不道歉,哼。

我:是的,那姐姐有没有想过妹妹为什么不道歉呢?

姐姐:为什么呀?

我:比如你做错了,我对着你一顿指责批评,你会道歉吗?

姐姐不说话。

我:妈妈比你大对不对。妈妈指责批评你,你会害怕不敢或不想道歉对不对?

姐姐看着我不说话。

我:那奶奶比你大,你踢到奶奶了,奶奶没有批评你,只是表达了你踢到了她,对不对。

我:你也比妹妹大。你读一年级,妹妹读什么呀?

姐姐:中班。

我:对,你比妹妹高了两年级呢。你比妹妹大对不对。

我:你比妹妹大,所以你这么大声批评指责妹妹,妹妹会害怕,所以妹妹才没有勇气向你道歉。你比妹妹大,你比妹妹勇敢,你能帮助妹妹变得勇敢吗?

姐姐没说话,不过明显不生气了。

我和姐姐在手拉着手对话,爸爸从厨房出来了,看到妹妹趴在客厅地板上(被姐姐一顿骂后哭了所以趴在地板上。)

爸爸看到妹妹趴在地上就生气,对着妹妹一顿说教,怪她还不刷牙,不注意时间,做事磨蹭,再不弄,一会就不带你出去了,类似的。

我:爸爸,你先别说妹妹了,你知道为什么妹妹趴在地上吗?因为刚才姐姐批评妹妹了,妹妹哭了所以趴在地上呢。姐姐和妹妹总是对立,和你作为爸爸对妹妹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姐姐大些独立些,妹妹小的时候,我带妹妹多,姐姐就由爸爸陪的多些,于是爸爸带妹妹少,爸爸总是嫌妹妹磨蹭,嫌妹妹跟不上节奏搞得事情没法按计划推进,所以爸爸批评妹妹。)

爸爸听我这么说,就抱起了妹妹,亲了妹妹好几口,向妹妹道歉,又问妹妹刷牙没,妹妹说刷过了。爸爸一听更意识到自己刚才说话不妥,说,哦,原来刷过了,那要告诉爸爸呀,爸爸问你,你不说呀。又是一顿亲。

两个孩子不生气了,开始吃早餐。

孩子是没错的,有错一定是父母的错。姐姐对妹妹的对立态度,不是一天两天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以前没有引导好。现在要扭转这个关系模式,需要慢慢渗透,首先要调整我们作为父母的行为,我们父母对两个孩子要一视同仁。

以前只能做到控制自己不对姐姐出现这种行为生气,现在进步了,开始想办法引导姐姐了,让姐姐慢慢回归到自己的家庭秩序,她是妹妹的姐姐,尊重姐姐该有的权利,以及慢慢让她知道姐姐对应的责任和担当。

【2】

上午带两个孩子参加妹妹的同学户外活动,本来计划各自骑电瓶车带着孩子,更快,最多给孩子带上滑板车。但是妹妹坚持要骑自行车。

一开始,我也不想让妹妹骑自行车,因为虽不远,但我们出发时间有点晚了,小孩子骑车慢,加上马路车子多还得费精力盯着。后来看妹妹很坚持,我就计算成本,也不过就是多十几分钟的事,何必那么在意自己去晚了呢,反正为了出来玩的,就要让孩子开开心心的玩。于是,同意妹妹骑自行车。

到了楼下拿自行车,爸爸不同意拿,觉得麻烦,还说,骑的这么慢,什么时候才能到啊。姐姐听了爸爸的话,也附和道:妹妹你不要无理取闹。

姐姐这么一说,妹妹立马就哭了。

我说,好的,骑着车吧,没事,爸爸骑电瓶车,妈妈在后面陪着妹妹。

姐姐见我同意陪骑自行车,也拿了自行车骑。于是,爸爸在前面骑电瓶车,我跟着孩子后面跑步看着,就当运动了。

孩子们骑的很开心。后来妹妹还专门让我骑着电瓶车陪着她骑自行车在江边骑了好远好远。妹妹说,我在运动,妈妈在休息。

我一听就乐了。妹妹见我笑,说,因为我是骑自行车需要踩,妈妈的电瓶车是自己走得。

我说,是的,妈妈陪妹妹运动,妹妹骑得真快。

然后,妹妹又问,那妈妈小时候可以骑我这么快,这么远吗?

我说,妈妈这么小还不会骑自行车呢,妹妹骑得很快很远,真棒。妹妹美滋滋。

四级父母,计算成本,只不过才多用了十几分钟的成本,甚至都不是成本,因为本身就是出来玩,就要花费这些时间,无非就是比约定的活动时间晚到些,也不影响别人,无非就是需要些耐心,就能让妹妹这么开心,多好。

以前为什么就做不到,或者觉得做起来这么费劲呢?因为我是在用我的认知和孩子沟通,我担心活动迟到太久,就不想帮助孩子了。换位思考,以孩子视角考虑问题,就不会有那些坎了。

【3】

骑自行车回家的时候,有个小坡,姐姐刹不住车害怕,我帮她,她下车了,我扶着孩子两个车子往前走,姐姐跑向前面的爸爸那,妹妹也在前面。也不知道妹妹做什么了,姐姐立马生气给了妹妹一拳头。妹妹顿时就大哭起来。

我没有生气,过去抱住了妹妹。问妹妹,姐姐打到哪里了。妹妹指着肚子。

我给妹妹摸了摸肚子,又问道:妹妹疼吗?妹妹点头。

我又一阵抚摸,终于妹妹没哭了。和我一起往前走。走到了路口,大家停着等红绿灯。

姐姐阴沉着脸,在生气呢。我就摸了摸她的头,没有批评她。

等到回到家,上楼的时候。

我问:姐姐,刚才妹妹做什么了,让你这么生气。

姐姐:她说我了。

我:妹妹说你什么了呢?

姐姐没说话。

我:你是不是打了妹妹一拳,你觉得做得对不对。

姐姐没说话。

我突然想起老师的文章,小米也说别人说他了。

我问:姐姐,在学校有人说你吗?

姐姐:XX经常说我。

我:他说你什么了?

姐姐:他说我这个做得不对,那个做得不好。

我:那你觉得他说得对吗?

姐姐没作声。

我:妈妈觉得你学习很主动,作业也写得很认真,妈妈觉得你在学校一定做得很好。你觉得自己做得好吗?

姐姐:我觉得我也挺好的。

我:对。那以后别人说你,你不要在意好吗?

姐姐:嗯。

我:那妹妹说你,你也不要打她,好吗?

姐姐没回应,但我相信她应该听见了。以后再熏陶直到她回应和做到。

反思:

孩子是没有错的,有错一定是我的错,孩子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原因,而且一定是有很长时间了,现在只是呈现出来了而已,过程中我没有及时发现和引导。

先安抚情绪,只要我给予了妹妹关心,那么姐姐的这点伤害可以被妈妈的爱冲抵。

通过提问引导,去发现姐姐行为背后的原因。原来她在意妹妹说她,是因为学校有同学总是喜欢说她,所以她生气,但毕竟不能打同学吧,妹妹比她弱小,所以当妹妹一说,她就把气撒在妹妹身上了。反思,我也经常说教姐姐,姐姐积攒了很多情绪,需要逐步消化。

怕别人说,是因为自己不知道怎么样才是对的,好的,多给姐姐正反馈,让她知道自己很好,也多告诉姐姐标准,让她知道判断自己的情况,她就不会那么在意别人的说法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