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钉—损失厌恶参照点及止盈方式
损失厌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越是接近我们的参照点,我们的损失厌恶倾向越强烈。
举个例子。
比如说,我们投资一个基金,打算10%收益率止盈。
如果当前收益刚好到了10.5%,那我们就会担心之后市场下跌,拿不到10%的收益,这时很多投资者就会倾向于卖出。
在参照点附近,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会大大增强。
这里面很有意思的是,这个强度跟一开始设定的参照点有关系。
如果设定的是10%,那就是到10%收益附近的时候,损失厌恶会增强。
如果设定的是20%,那就是到20%收益附近的时候,损失厌恶会增强。
远离参照点,损失厌恶程度变弱
换个场景,如果参照点是10%的收益,而当前浮亏却是10%。
这时,在参照点下面很多的位置,投资者的厌恶程度反而比较低。
投资者会愿意在浮亏的情况下持有。
之所以浮亏还愿意继续持有,是因为距离投资者自己设定的参照点比较远,厌恶程度会降低。
这也被称为平损效应。
相反的,如果参照点是10%的收益,但当前收益却是30%。
在参照点上面很多的位置,这时风险厌恶程度也会很低。
这种效应叫做庄家资金效应。
也就是股票投资中俗话说的,「用盈利的钱来冒险不心疼。」
换句话说,当前的盈利远低于和远高于参照点,大家都不会焦虑。
而正好在参照点附近的时候,就会格外焦虑。
参照点的影响
螺丝钉也是深有体会。
特别是很多指数基金刚到高估区域的时候,咨询这个基金要不要卖出的留言会陡然增加。
其实这就是由于我们把参照点设置为高估区域的缘故。
同样的,如果我们把参照点,设置为盈利15%卖出,那很多收益达到15%的朋友,也会在对应的时间段,关心要不要止盈。
这点在基金投资中也是有体现的。
如果观察一下市场,当市场从熊市底部上涨的时候,很多投资者扭亏为盈,我们会发现此时股票基金有一波比较大的赎回。
这也是因为很多人开始投资股票基金的参照点,是设置为「不亏损」。如果之前亏损了,亏损的时候不焦虑,但回本的时候就会面对一波赎回。
所以,设置良好的参照点,是会影响我们的投资收益和体验的。
参照点如何选择
那参照点该选择多少比较合适呢?
其实这也就是我们说过的止盈的方法。
止盈方法一
如果是按照收益率来选择参照点,对于股票基金来说,设置为30%比较合适。
原因有两个。
其一,A股市场,平均每年波动在20%%上下。
这也意味着,平均投资2-3年会遇到一次达到30%收益率止盈的机会。
其二,30%收益率止盈,这个参照点,已经在一类资产也就是可转债上使用。
大部分可转债,上市的时候单价100元,会在单价达到130元以上并持续一段时间的时候,触发强制赎回条款。
从历史数据看,大部分可转债在2-3年时间里都会触发强制赎回。
如果设置参照点是10%的收益,对股票基金来说就太低了。交易会比较频繁,额外的增加了不必要的交易手续费。
止盈方法二
另外一种设置止盈的方法,就是按照估值止盈。
如果按照估值止盈,那就是等指数基金进入高估区域止盈。
通常时间会更长一些,大部分指数基金进入高估要到牛市三四千点以上了。
从低估到高估是3-5年的时间,需要更有耐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