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

你这一生

2017-05-13  本文已影响602人  悠宜心理

七岁

天真烂漫的你,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想起了老师教的新歌:“北京地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地太阳,多么温暖......”手舞足蹈边走边跳边唱。

不巧被对面山上种地的邻居看到。

邻居回家告诉你的父母:“你家二闺女,成何体统,走没走样,边走还边跳,哪像个女孩家家!!!!你们也不管管!!!!”

你的母亲二话没说,顺手拿起炕边的笤帚,你的屁股差点开花。

十八岁

第一年高考差2分可以上大学。

暑假,你跑去家附近的石料厂打工,扛石料。

整个假期,你没说过一句话,没日没夜地劳动。十八岁的姑娘,每天扛二百多斤的石料。

复习班开始招生,你告诉父亲说你想复习一年,继续考大学。

父亲难为地回复:家里兄妹六人,吃饭都是问题,闺女,你不用上学了。

二十一岁

你迎来了人生的转折。

你的父亲要退休了。那年刚好有个政策,可以“顶班”。

可是,家里孩子六个,谁来接父亲的班呢?父亲母亲几夜未合眼。

几经权衡,你的年纪及各方面条件相对合适。你顺利成为体制内人员,有了一份铁饭碗,羡煞旁人。

也正是这份铁饭碗,成为你一辈子过不去的“梗”。

你有姐姐,你觉得对不起姐姐。你的姐姐作为民办教师辛酸十八年。

你有弟弟,弟弟才应该是名正言顺的接班人。虽然弟弟在政策允许顶班的那一年尚且年幼,但根植的重年轻女的思想让你对弟弟深深的愧疚。

刚上班的几年,你用工资给姐姐买新布做裤子,给弟弟交学费,其余全部上交父母,贴补家用。

对父母,你觉得自己应该比其他兄弟姐妹更多尽一份力。

二十二岁

炎炎夏日,知了不厌其烦地“知了”“知了”“知了”“知了”......

上班途中,突然,你看到路对面大树下两个年轻人聊得正欢。左边那个,好帅,好健谈。

几日后,亲戚带你去相亲。那个年代,相亲还是比较靠谱的。

进门,咦?

怎么是他?那天那棵大树下的那个年轻人。他很帅。

几个月之后,你们喜结良缘。

二十三岁

你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女孩。欢喜异常。

婆婆的脸却拉的老长。暗中安排要把这个女孩送人。你拼死命抗争,把孩子留在了身边。

你公公早年病逝,只留下你老公一个儿子,婆婆希望早抱孙。

二十四岁

八个月的女儿,突然上吐下泻,肚子胀的高过下巴。你急得热锅蚂蚁般。

紧急联系车去市医院。

女儿被确诊为小儿“肠套叠”,就是成人的肠梗阻。

你看着同病房四张床上三个孩子抱出去做手术,再没有抱进来。

你心里七上八下。

手术室的灯终于亮了。

女儿手术成功。

市医院历史上首例小儿肠套叠成功手术。

出院的时候,市医院放鞭炮送回家。

术后康复依旧艰难,孩子肠道受损,大便不通。整夜整夜不合眼。

白天左手抱娃,右手做饭。

二十五岁

你与老公的工作地在不同的乡镇,经常聚少离多,孩子无人照料。

那个年代奶粉还不是特别普及,奶娘却很流行。你给女儿找了三个奶娘,说也奇怪,孩子一到,奶娘就不下奶了。三个奶娘奶孩子28天,二十里路,你跑了26天。

无奈,孩子抱回来自己带。

这年秋天,你生下了二女儿。这一次,你拗不过婆婆。孩子送走的时候你背过身去。

二女儿,成为你一辈子过不去的第二“梗”。

二十七岁

儿子出生,你长舒一口气。

婆婆却在儿子出生六十天时瘫痪在床。

三十岁

女儿七岁,儿子四岁。与老公依旧两地。

你雇了早早辍学的小妹帮你带孩子。

每天妹妹着急回家,在你下班的必经之地等你回来。

三十二岁

几经周折,你与老公的工作都调回了县城,两个孩子开始在县城上学。

你的重心调到了家庭。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你都早起给孩子们生火做饭。那个年代煤气灶用起来还很不方便,电磁炉你还没有听说过。

四十一岁

孩子们去外地上高中。你百抓挠心。生活突然之间失去了重心。

你发疯般骑着自行车从城东到城西,再从城西到城东,无法排解的落寞。

你担心孩子们能否照顾得了自己的生活,学习是否用心。

经常噩梦中惊出一身冷汗。梦中两个孩子被绑架、掉水里、被人害。

四十四岁

两个孩子顺利考上大学。这是你人生最轻松惬意的几年。

周日你与老公相随访朋拜友,游山玩水。

你畅想着孩子们大学毕业之后工作在大都市,你与老公帮忙带孩子,安排好了以后的生活。

五十岁

女儿研究生毕业,找工作四处碰壁,你劝女儿继续考博,完成你未完的上学梦,倔强的女儿一言不发。

儿子医学院学成,工作于南方小镇,你的期望变成了失望。

五十一岁

你经常感觉头晕,医生说贫血。

你左胳膊发麻。

老公工作应酬多,经常一个月不在家吃一顿饭。你每天凑合。

孩子们工作不顺,你已退居二线,老公忙。多年的回归家庭,你与朋友们都失去了联系。

没有抽烟习惯的你,总会点起一根烟,傻傻发呆。

一天早上醒来,你感觉与平时很不一样。你坚持着走到客厅,问在卫生间洗漱的老公:“你看我今天有什么不同吗?”

话音落地,你也落地。

......

说话间,你的人生退回了婴孩时代。

醒来时,你浑身插满管。胃管、尿管、氧气罩、输液管、输血管、心脏监测器……

睁开眼,你像刚出生的婴孩般看着那些从四方赶来的亲人。

五十二岁

老公和女儿已经陪你在北京康复将近一年。女儿像当初你教她说话一样,一字一词,反反复复,每一个词都要重复上百次,千百次重复之后,你终于慢慢开口。

肢体也在一点点恢复。

你可以站起来了!

你可以扶着墙慢慢走了!

五十三岁

出院后的你,在老公和女儿的悉心照料之下一点点恢复。

老公四处求医问药,听到有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大夫,不辞辛苦,不问路途,带着你上门求治。

你的意识也在一天天恢复。

你想起了旧交故友,想起了孩子们小时候一家人的欢声笑语,想起了老同事,想起了……

让你欣慰的是,女儿找到了她的归宿。

五十四岁

你有小外孙了。

女儿月子里,你急,你气,自己不能去照顾月子里的女儿,还让女儿日日惦念。

小外孙生下两个月的时候,你旧病复发。

亲友们一片哑然。

再次出院后的你每天站在门口,家人稍一大意,半身不遂的你就溜出门,走的出奇的利索。

家人把门反锁。

白天,你站在反锁着的门边吼。

夜半,你站在阳台上叫。

你出门就不回家。

你一日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说啊说啊说,把你前半生不能讲的,不敢说的那些“梗”都大声喊了出来。

你追着女儿打。

你一把掀起床单,险些把小外孙甩到床下。

你满地打滚。

你不知道自己怎么了。

清醒的一分钟里,你又会为自己的行为道歉。

老公没有放弃,继续遍寻名医。

终于在省城找到了针灸大夫,一周针灸效果显然。

你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多。

五十五岁

你还在一天天好转。

几乎已经恢复到第一次病后的程度。

农历七月十四,周五,你和老公开车到女儿家看外孙。

农历七月十六中午,你在老朋友家吃饭、叙旧。

除了肢体的不灵便,大家认为你已经与常人无异。

午饭完,回家上楼梯的时候你又开始吐。

120又来到了楼下。

重症监护室的大夫认出了你,摇了摇头。

五十八岁

现在的你,整年躺在床上,又重归婴儿。

看到熟悉的人会笑。

拉了,尿了,会叫。

全身只有左胳膊听你的指挥。

以前的你总说希望自己变傻,忘记那些烦,忘记那些忧。现在的你终于忘记那些烦,那些忧。


妈妈,前半生你的世界里只有老公孩子,只有这个家,你把自己也弄丢了!为了孩子,为了家,你放弃了工作,放弃了朋友,放弃了与外界的一切关联!

妈妈,前半生你跳不过那些“梗”,你觉得自己愧对兄弟姐妹,你悔自己没有在妹妹送人的那一刹那再坚决一点,恨自己没能把妹妹留在身边。

妈妈,前半生你把自己严严实实包裹起来,冲不破自己铸的情感的牢笼!

但是,

妈妈,无论你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都爱你!

妈妈,你一定知道的,这么多年来爸爸对你永不放弃。要不然,现在婴儿状态的你怎么会唯独听到爸爸的声音开心的笑呢?

妈妈,女儿只愿你快乐舒心,无论你要的是什么样的快乐,什么样的舒心!

妈妈,女儿只愿你可以做自己!

如果时针可以回拨,女儿希望你可以勇敢跨过那些“梗”,放下那些愧,坦然与父母兄妹相处。

如果时针可以回拨,女儿希望你可以多投入一些时间在自己的工作,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追求事业的成就。

如果时针可以回拨,女儿希望你可以少关心我们一点,让我们早一些独立。

如果时针可以回拨,女儿希望你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发现生活的美!


妈妈,女儿爱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