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命运07 | 警惕你的自我成就感
内在比赛
一个人的内心怎么感知这场比赛,对比赛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好的“内在比赛”状态:放松而专注,让自己尽可能地活在当下。
整个世界都像一个竞技场,我们需要在这个竞技场中,激发出自己的潜能。这不仅会带来实际的好处,还会让你体验到,当你的潜能发挥到淋漓尽致时,你会有的高峰体验,而且最终会走向自我实现。
潜意识中的自我成就感
它的本质是自恋,它强调“这是我的胜利”,“我”必须要有这种东西,才能满足。相反,如果达成的这个成就,不能给我提供“自我成就感”,“我”甚至不想要。
例如:如果你有意识地用正确的方式击球,而且干得不错,就会产生一种自我满足感。因为你会觉得自己是控制者,能够掌控局面。但如果你只是顺其自然地发球,这似乎不能算是你的功劳,感觉就好像不是你在击球。你大概会对自己的身体能力感到骄傲,也许甚至对结果感到惊讶,但无法将这归功于自己,无法产生个人成就感,尽管也许会产生另一种类型的满足感。
只追求“我”的胜利
只追求“我”个人的胜利,而不追求单纯的胜利结果,这在职业运动员身上是非常常见的。例如:詹姆斯第一次跳槽,很多人觉得是詹姆斯有意发挥低迷,因为他不想以球队老二的身份帮助球队赢得总冠军,那样一来,其实是帮助韦德确立了在球队中的老大位置。
警惕“自我成就感”
如果你的自我成就感太强,不断地去追求“我”的胜利,避免“我”的失败,那么,这份自我成就感就会在情势不利的情况下变成自我挫败感,限制你的潜能发挥。
当你强烈地需要一个人承接你的失败感,做你的“背锅侠”的时候,你会找比你差很多的人做伴侣、做商业伙伴,还会对你的孩子发出强烈的负面期待,让你的周围聚集一些失败的人,最终使你活在失败与痛苦中。
总结
第一,我们常常追求的不是单纯的胜利结果,而是在追求“我”自己的成就,我个人的“胜利”,这就是自我成就感。
第二,自我成就感的对立面,是自我挫败感。也就是说,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是‘我’的失败”。这样的自我挫败感,会影响我们发挥潜能。
第三,在团队作战中,追求自我成就感的人,会试图把他的自我挫败感转嫁到队友身上,这会影响整个队伍的发挥。
第四,要想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就要放下头脑的评判,让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事情上,并信任身体的自然反应。(备注:将注意力集中在事情上,而不是功利的评判上)
自我成就感、自我挫败感和头脑的评判有着紧密的关系
-------2018年04月12日 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