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干货营心情随笔历史

《从晚清到民国》:感悟华夏的千年巨变

2017-09-30  本文已影响848人  兆园
图片来自百度(如有侵权请联系)

大国有梦,一梦千年。

晓梦初醒,才发现世界之力已遥不可及。积累了几千年的国力和财富,就在一瞬间付之一炬。历史的残垣断壁在向世人控诉这段漫长岁月。唐德刚先生所著的近代史书《从晚清到民国》就这样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了晚清七十年中国转型的困境。

历史的长河永远向前流动,在历史的潮流里,转型是个瓶颈,是个三峡。陈旧的中国经历了痛苦的转折,缓缓跨过这道 “历史三峡”,从此扬帆直下,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之泽。

中国大门初开时的场景,无疑令人感触最深。

我国明清两代朝野,黄粱一梦四百年,迨鸦片成患西来毒贩欺人,一觉醒来已景物全非矣!

鸦片战争初来,北京即陷,圆明园被烧,而清帝咸丰亦死于承德,宫廷政变起,寡妇垂政,清室至此对西方帝国主义已完全失去抵抗能力,对列强的予取予求简直是百依百顺。

此前的鸦片贸易和茶叶贸易可谓是这一切事件的导火线,而并非必然原因。逐渐发展起来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掌握着发动战争的主动权,清政府加上腐朽的政权此刻已无丝毫的还手之力。

清朝末季,中国陷入了以英国为核心的“西方帝国主义”侵华之大略。侵华各国采取的方式各不相同,正如唐先生在书中所述,自1860年的《北京条约》到1901年结束“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之签订的40年间,大英帝国随对华政策的纵深发展,竟逐渐从一个面目狰狞、吸血吮髓的母夜叉,变成了一个捍卫中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强有力的保姆了。英国从自身的永恒利益出发,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蜕变。法帝采取非洲模式,扮演百分百的殖民主义者;俄罗斯成为疆土帝国主义,迫于西方的压力只得疯狂地向东推进;日本步入“欧罗巴社会”,进行明治维新。与此同时,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中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列强利益均沾。不过四年之后,日俄两帝国集结兵数十万在我国东北大打起日俄战争,门户开放政策随即寿终正寝。门户开放虽然失败了,却反映出一个列强“均势”的局面。清朝政权就倚仗这点均势,又多活了十年,才有了此后的辛亥革命的兴起。

在清政府内忧外患爆发之时,晚清周期性内乱与洪杨悲剧就不得不提了。在我国冗长的历史里,“外患”往往是偶发的,而“内乱”则多为历史的“必然”。唐德刚先生在书中评价了晚清的农民暴动,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在传统中国农业经济体制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是农民,贫农们就在这种“上下交征”的残酷环境里铤而走险,集体暴动。洪秀全在起义之时就找好了地点和时间,选择在广西金田起义,这为有能力有魄力的野心家提供了条件,使他们能因时因地而掌握其特征、组织群众、揭竿而起。洪秀全的的造反还有一个那时代的所特有的经济背景,洪氏起义金田是发生在鸦片战争结束的八年之后,此时十三行破产,广州衰落,靠它生意吃饭养家的千千万万翻山越岭、摆渡撑船的搬夫船夫由此失业,他们成为了金田起义的有力支柱。

太平天国最终以失败告终,“只有改朝之才,而缺改制之识。”,洪杨之变更是凸显了农民阶级改革的局限性,无法挽救堕落的晚清,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真正独立,因此是不可行的。

甲午战争是其中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甲午战败,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从此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在那个时代,尽管发生了这样不堪的战争结果,却无人知晓中日战败的真正原因,这一标准问题在课堂上问了数十年,迄无答案。战争失败包含了各方面的原因,其中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政府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单单信奉“武器决定论”而放弃和丧失制海权,军队素质低下不堪一击,封建政权买办化导致妥协投降战,这种种原因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沉重的一笔,世人将难以忘记这耻辱性的一幕,铭记历史才能对得起未来。

在清政府内忧外患加剧之时,慈禧太后却过着四万两银子一天的宫廷生活。宫廷半月之费,就可以买吉野级巡洋舰一艘;两月之费,可购一超级主力舰;一年之费,至少可以装备一支高踞全球六七位的海军舰队。就为了维持这位太后的奢靡生活,舰队的物资补充被搁置,黄海海战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此时的清政府专制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内部的腐朽逐渐暴露出来,公开地卖官售爵,亲贵成为执政党。总之大清王朝发展至此气数已尽,只留有一个空壳而已,毫无生气可言。在此期间的清政府随然做出了垂死挣扎之举,却无法逃脱灭亡的命运。甲午战败后,朝中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发起公车上书祈求朝廷进行改制,康有为发表了《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进行托古改制,但却犯下了知识分子的通病,传统儒生单单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自大心理——一种舍我其谁的个人英雄主义。空想的单干主义随之而来的就是失败,空谈主义以短取败,新政和新思想也毁于教条主义,由此产生了原意只改法不改制,最终维不了新,变不了法的一百天。

在清朝统治期间,农民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唐德刚先生在书中抒发了对义和团以及八国联军的见解,他评价说义和团运动是亦民亦匪的保国群众运动,从星星之火烧成燎原之势,扶清不成,灭洋无功,上演一出纷纷攘攘的人间闹剧。诱发义和团之乱实则与当时山东巡抚的三原则分不开,即民可用,团必抚,匪必剿。德国和俄国在中国山东赤裸裸的挑衅彻底激起民愤,由此义和团蓬勃兴起,严重威胁到了清政府的统治权。在义和团北上蔓延之初,清政府对待义和团的态度也是举棋不定的,慈禧太后一面听信毓贤的“民可用,团可抚”的忠告,想利用拳民来驱逐洋人;另一方面又怕洋人干涉,不敢公开庇护拳民,因此朝廷的政策就弄成了个阳剿阴抚的局面。义和团的斗争口号是扶清灭洋,慈禧太后于是向十一国宣战,打算借助义和团的力量对抗侵略军,于是悬赏捕杀洋人,攻打使馆。义和团和清政府的反抗招来了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政府见此情景就地倒戈,帮助侵略国剿灭义和团,义和团运动就此失败。此时的清政府却一门心思地祈求侵略者不要追究其责任,双方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一再次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的主权岌岌可危,而慈禧太后却为列强未追究其责任而欣喜。可见此时的清政府已沦为列强瓜分中国的走狗,无法承担起实现民族独立的责任了!

历史发展到现在,就迎来了转折中国历史的两大主角,他们就是袁世凯和孙文。

袁世凯,集枪杆与政权、谋略和机运于一身,以区区七千人的“新建陆军”,挤入大清帝国的政治心脏,呼风唤雨,举足轻重。

孙文,得风气之先的华侨青年,立志救国的新知识分子。从兴中会到同盟会,倡导革命,引领思潮。

两个纵横于体制内外的重要人物,共同介入了晚清的残局,可见唐德刚先生对两人的评价是极高的。袁世凯寿命虽短但影响是很大的,并且一生事业,阶段分明。说道中国历史上几次改革和革命,辛亥革命举足轻重。孙文在众多知识分子中脱颖而出,组织建立了兴中会和同盟会,领导了多次反清战争,最终以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但是鞑虏易驱,民国难建。

辛亥革命前后,革命群众所一致笃信不疑的共同信念只有八个字:驱除鞑虏,建立民国。须知袁世凯就是抓住上面的四字而掠夺了革命成果,身正大位的,他也是背叛后四字而身败名裂,遗臭青史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贯穿中国两千多年多年的帝制,反帝运动获得了成功,却没从根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唐德刚先生把辛亥革命理解为“开始的结束”,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创举,在犹如死水的旧中国掀起了一阵狂澜。

历史的长河浩浩汤汤,奔流不息,器物、制度、思想改革相继而来,昭示着中国的开拓步伐,尽管这其中有走错的道路,有种种的遗憾和不足,但是它象征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是一种伟大的进步。唐德刚先生在这本书中以客观的眼光简析了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风土人情和历届大事,让读者们从阅读走向现实,以现实读懂历史。历史并不是停留在过去一成不变的,时间在不停地书写着历史,现代的人们也在不停地回悟着历史。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泱泱华夏,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前人们的大踏步,后人根据它的指引亦步亦趋。梦的实现,只能一点点摸索,急功近利,竹篮打水。将来之事难以揣测,正确与否,也无从得知,待看大浪潮之中千帆竞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