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港剧三十年
把记忆的闸门打开,时光倒流。
1983年,《霍元甲》登录内地荧屏,5岁那年第一次认识了武打片,记住了“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激昂旋律。相册中至今还留有那时大耍“迷踪拳”的照片。
84年,我6岁,学龄前的最后快乐时光,《射雕英雄传》闯进我的视野,“武侠剧”的概念根植于心。多年后,还能在梦中回味当时痴迷“练武”的傻样。
85年,开始上小学,《上海滩》风靡千家万户,大街上人烟稀少。“许文强”成了无数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因为姓氏的原因,被同学戏称“冯程程”。
86年,《万水千山总是情》响彻大街小巷,汪明荃、谢贤这些大明星让我们见到了什么叫红颜不老,岁月不着痕迹。
87年《流氓大亨》,89年《义不容情》,90年《我本善良》,92年《大时代》,94年《笑看风云》,《誓不低头》、《创世纪》……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曾经每晚在隔壁房间借着窗户看完了整部《大香港》(周润发、关礼杰主演)。想必对于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来说,儿时大概都经历过每晚电视上港剧浮光掠影的景象吧。
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演员数量不能说少,但演出的剧集中却不乏熟面孔,包括那些经典的“绿叶”。港剧究竟有什么魔力让人情有独钟,耳熟能详,念念不忘?我想,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那些“香港制造”的爱恨悲欢和生死情仇牵引出来的并不只是港剧的故事和内容,而是我们关于那个犹如黄金一般的20世纪80年代的记忆。
对每个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的人来说,几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人记忆”,当然其中还有不少人共同的“集体记忆”。还记得我们用剩下的零花钱买的印有明星头像的“不干胶”吗?巨傻的那种,粘在黄纸上。那时的很多小女生每月都要“重新加工”,粘在厚厚的大本子上细心珍藏。想必那时的少女如今早已嫁为人妇、初为人母了吧,令人唏嘘不已呀。
英国作家约翰•埃利斯说过:“电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私生活”。这是我看到的揭示大众文化精髓的最精准的一句话。
在港剧里面,我们看到了东方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同时作为“观看者”,我们在其中看到了自己和自己的时代,私密的和公共的空间。
除此之外,台湾、新加坡的电视剧,琼瑶的小说,三毛的散文,金庸、古龙的武侠,共同构筑了80年代的流行文化符号。
如今的港剧再也不会诞生刘德华、梁朝伟这样的天王巨星了,曾经年少的明星梦也不会在港剧中得到印证。经历了日剧、韩剧的轮番轰炸,大陆的电视观众遭遇到了审美疲劳。明天的荧屏还会出现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但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港剧“黄金三十年”只能定格在记忆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