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楼小记(小女拙作)
人生大事,莫过于婚丧嫁娶,但是身为中国人,我们还有另外一桩大事,这事往上牵动着三代人的钱包,往下关于下一代人生大计,并且会和世界500强签下几十年的山海之盟。是的,你一定可以猜到,这就是中国式买房。
我的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相貌平平,然后收入也平平,但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逢人便炫耀自己过上了极简主义生活,八点去单位,五点便下班,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惹得他一帮高官厚禄的同学竟也投来几分羡慕的眼神。
后来,父亲上了年纪,我也到了上学的年纪,他周遭人人都买了学区房,他才开始着急起来,急吼吼就把高桥乡下的房子贱卖了,怀揣着80万大洋在城里物色起房子来,先是大海捞针,捞了一个月,捞到两根针,一根是大剧院隔壁的世茂首府,一根包玉刚图书馆隔壁的望京欧院。当时两个楼盘的价格都是两万不到的价格,分别对应的学区是江北实验教育集团和高塘小学加李兴贵中学。
填空题变成了选择题,往往更容易令人犯难,父亲吹嘘结婚前有过好几任女朋友,但选择我妈的时候也没有这么纠结过,可能是因为我外婆并没有索要80万彩礼的缘故。
父亲陷入了愁苦之中,他那段时间想得太多了,期间他又去看了高新区的藏珑,考察了高新区实验学校。这时候杨绛先生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一个人之所以痛苦,多半是因为想得太多,而读书又太少。
他操起书本跑到了离望京欧院400米开外的包玉刚图书馆,开始发愤图强读书,一楼想借什么书就借什么书,还有一个阅览室,想看什么杂志就看什么杂志,二楼是自习室,可以带着自己的书进去看,透过玻璃窗户,白天是姚江碧波荡漾,晚上便是星辰大海,父亲看了三个月的书,顺便考了一个副主任医师职称。那一段寒窗苦读的生涯,父亲用了两句诗来追忆:静立窗前观云起,默坐桌边闻书香。
后来的选择也失去了悬念,父亲因为包玉刚图书馆力排众议选择了望京欧院,因为他憧憬着未来带着我在这里继续看书,他考他的主任医师,我考我的985。至于后来楼市的乌云苍狗,只有一套房的父亲早已云淡风轻。
因一个人,爱一座城,因一个馆,择一间楼,这是我父亲的买楼小记,也寄托着我的人生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