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只是工具, 理解它靠的是心

2022-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周德方随缘

      有一次,慧能禅师在别人家借宿,中午休息的时候,忽然听见有  人在念经。慧能倾身细听,只听那人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什么意  思?”后来又见他翻箱倒柜查阅经典,但似乎没有一本书给他答案。  那人叹了口气,无奈地说:“从今以后再也不学佛法了,省得浪费力  气!

      慧能禅师感觉有些不对,于是起身来到那个念经的人身边说道:  “您常常诵读经文吧?这其中的意思是否了解?”

      那个人摇摇头说:“有一些实在难懂!”又指着遍地的书籍说:  “这么多书也没有解释的。’

      慧能就把那个人刚才朗诵的部分为他作了详细的解释:“当我们  在虚名浮誉的烟灰里老去,满头白发的时候,我们想要什么?当生命的火烬将熄,心跳与呼吸即将停止的时候,什么是我们最后的期盼’  当坟基里的身体腐烂成尸骸,尘归尘,土归土,生命成为毫无知觉的  建空之后,我们在哪里?,

      那个人很专注地听着。一时间,天清地明,混沌顿开,似乎隐约能  看见生命的曙光了。他很佩服地看着慧能之后,那个人又拿出刚才读的经书问慧能佛经上几个字的解释  替能大笑说道:“我不认识字,你就直接问我意思吧。那个人吃惊地张大了嘴巴,望着慧能不相信地说道:“你连字都  不认识,怎么能够了解意思呢?怎么能够理解佛理呢?”

    慧能笑着说:“诸佛的玄妙义理,和文字没有关系。文字只是工  具就像骑马时给那些初学者准备的缰绳一样。而理解靠的是心,是  悟性。一旦人门,就可以摆脱缰绳,去想去的地方自由驰骋  那人这才感悟道:“本以为饱读诗书就可以体味佛法,参透人生  的哲理,不想都是一场空啊!


佛心禅语

佛教讲悟道前后的三个阶段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是山是水,看得见;不是山,  不是水,也很清楚。悟的魅力就在于  长久地追寻和执著地思索之  后,突然感受到了宇宙和生命的那种永恒和谐的意义。

人是否聪明,也不以读书多少为衡量标准。读的书再多,全部装  进肚子里,食古不化,不能形成自己的东西,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  呢?理解精华、活学活用才是读书的真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