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5
各位好,今天开始初三学生就开始报名了,因为咱群大都应该是初二的学生家长,所以相信很多人最近这几天也会受到一些感染,甚至有家长可能已经感受到了紧张、焦虑的气氛。
我这几天也一直有看一些志愿填报的直播,除了主播的分析、建议之外,我会特别留意留言区内容以及连麦家长的问题。
给我感触很深的有这么2个问题:
1、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一无所谓。
最典型的表现有、记不住孩子的成绩、不知道孩子的排名、不知道孩子成绩起伏不定的原因,甚至有连麦的家长还要给孩子找一二模成绩不够好的“借口”,非要强调这不是孩子的“真实水平”……
咱们说知己知彼,这连知己都做不到,那基本上就是赌了。
2、太多家长对政策、学校一无所知。
如果说我们不能对所有学校都了解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对孩子即将中考的学生家长而言,连基本的中考政策都不知道是不是就太说不过去了?
这样的志愿指导咨询意义在哪?是让别人替自己的孩子做决定、做选择吗?
政策早就发布很久了,且学校老师也肯定都解读、传达过了,家长在忙也不至于这点时间都拿不出来吧?
以上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我认为是很要命的,而且绝对不是只有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家长会这样,我发现也有一些孩子成绩不错的学生家长也是如此。
试想一下,这种情下做出错误、未来一定会后悔的选择可能性是不是就增加了?
所以尽管中考距离我们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关于学校、关于政策我们是可以现在就去了解的。
不用担心我们又会赶上什么改革。
实际上如何能够更好更快理解那些改革,也跟我们对原有政策的了解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而且说实话咱们这届出现太大改革的可能性我个人认为也不是很大。
比较容易出现较大变化的地方无外乎也就是物化以及体育,至于因“统考”而导致的什么难度、出题风格变化等等反而不用太多担心。
一方面是这事儿学校、老师就帮我们解决了,另一方面再怎么该,题目是死的而知识是活的,孩子们终究学的是知识而非题目。
就算是明年意外地把360改了,例如增加了物化,那有如何?
毕竟我们很多人肯定是要准备自招的(不然我想不出来为啥愿意加这个群),所以物化进不进中考影响都不大,而且就算是为了自招把数学再加上也没关系,因为我们应该都知道到现在的高中数学有多难,那么多投入一下本身也是应该的,不是吗?
因此,除了政策要了解,一些目标学校也可以大概了解一下之外,我们更要从当下尤其是从这个暑假开始对孩子的学习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安排。
我只能建议各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不要轻易被别人带走了节奏。
例如说个最典型的表现:关于报不报班、超不超前等这类问题,不要纠结问题本身有无必要,更不要参考别人是如何做的,我们能“复制”的仅仅是这些表面的,而实质的我们却可能一无所知。
但我们对自己孩子的情况以及我们距离我们目标的距离是肯定能够知道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关注这些问题即可。
时间是很快的,今天感觉还有一年,但这一年过得贼快[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