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权者历史

夏商周:三代更迭

2017-07-01  本文已影响46人  杨秃秃

        “这太阳什么时候灭亡,我愿意和它一起灭亡。”这话说的实在是狠毒,说这话的是谁呢?夏民,太阳又是谁呢?夏桀。桀是夏国的君主,一个君主被自己的臣民如此怨恨,桀这个君主做的实在是不怎么样,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桀是夏的最后一位君主,也就是在他手里彻底断送了夏国江山,那又是谁能取而代之呢?商汤。

        商汤据说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他以商代夏可以说是上承天命,下顺民意。但这有问题,因为前面那句话是他教夏人说的,商汤将夏桀自比作太阳的话告诉夏人,借此来试探夏人对桀的态度,这就很奇怪了,在当时桀是君王,而商汤是臣子,臣子试探君王的民心却又不劝诫君王,这是想干什么,自然是篡权夺位,取而代之。

        所以商汤以商代夏恐怕是预谋已久,为此他还特意派出了一个间谍,伊尹。伊尹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间谍,不过他的出身不好,是个奴隶,在商汤娶有辛王的女儿为妃后,便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了商汤身边。伊尹被派到夏国后,开始窃取夏国情报为商汤灭夏做准备,在夏国他还成功联络了一个盟友,妹喜。

        夏桀在位时,曾发兵攻打有施氏,有施氏不敌只能求和,向夏进贡了大量的牛羊马匹和美女,其中就包括妹喜,妹喜到了夏国很受桀的宠爱,据说妹喜有个癖好,爱听撕裂绢昂的声音,夏桀为了使美人开心,就找来了大量的绢昂布匹,在妹喜面前一匹一匹的撕开。既然夏桀这么宠爱妹喜,有舍得花钱,那她为什么要干助商亡夏这个亏本买卖呢?

        对于这一点历史上说法不一,一说妹喜原本就是有施氏为了报复夏国而派去的女间谍,从来和夏国就不是一条心,听说伊尹来这里也是欲图不轨,当然一拍即合。此事还有另一种说法,说夏桀攻打岷山氏后,又得两女,一位叫琬,一位叫琰,夏桀得到这二人后也是大加宠幸,而妹喜却被冷落,夏桀甚至将妹喜一个人留着洛水边,而自己去和美人寻欢作乐,对于这种情况妹喜当然不乐意,于是干脆和伊尹结盟,给这个负心汉点颜色看看。这两种说法谁对谁错都不重要,因为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商汤代夏。

        为了这一天,商汤可以说是做足了准备,说自己是天命所归,为自己造势,这是舆论准备,派间谍刺探情报,打探虚实,这是战前准备,结交各个部落,厉兵秣马,这是武力准备。再反观夏桀,这位老兄此刻已是与天下人离心离德,还一味恣意妄为,难怪会失了天下。但不管商汤说的多么冠冕堂皇,他所行的始终是造反事,当的是篡权者,不过没关系,毕竟这事是夏国开的头。

        商汤认为自己篡取帝位是天命所归,但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天命也会弃商而去,那么下一个天命所归的又是谁呢?周,这便是我们从小便熟知的武王伐纣的故事,在这个传说中,帝辛,也就是商纣王,作为商的最后一位君主,荒淫无到,残害忠良,不理朝纲,最终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如此看来帝辛失了天命也是活该,但历史真的如此吗?

        这其中也有疑问,首先狐妖祸乱朝纲的故事那是神话传说,自然不能当做事实,其次有关于帝辛荒淫无度的记载最早全部见于周朝的史籍,周朝从商手中夺了天下,自然是要抹黑对方美化自己,因此这些史料的可信度极低,而据另一些史籍记载,帝辛不仅没有这些荒唐之举,反而是年少有为,帝辛继位时,东南诸部叛乱,帝辛命令部下向东征讨莱夷,而自己则亲自向南攻打九苗,不仅成功平叛,而且将商的势力范围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如此看来,帝辛非但不昏庸反是少年英主,那他又为何失了这天下?

        帝辛在接手时拿过的其实就已经是个烂摊子,不仅各方诸侯各怀鬼胎,就连商王朝内部也是离心离德,先是王权与神权的对立,商王朝在建立之初,神权是要凌驾于王权之上的,商汤在登帝位时也要顺承天命,这就导致了神职人员在商王朝种占有很高的地位,甚至有时凌驾于帝位之上,但经过商朝几代君主的努力,这一局面出现了扭转,自帝武乙戏弄神祇,再到帝辛继位,神权与王权的争斗愈演愈烈,而帝辛又是一个强势的君王,自然不可能放弃权力而和神权妥协,所以斗争只能更加剧烈,而争斗最后便演变为分裂。

      在王权神权分裂的同时,商王族内部也并不太平,这就与帝辛的身份有关了,帝辛是少子而非长子,长子是微子启,而帝辛之所以能继承帝位,是因为他是嫡子,微子启是庶子,在帝辛继位时,帝祖甲的礼制改革已基本确立为正统,而祖甲确立的礼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这便否定了微子启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的身份,但微子启却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对与自己失之交臂的王位展开了争夺,微子启素有贤名,支持者颇众,甚至可以与帝辛抗衡,而且这帮人为了推翻帝辛,什么阴谋诡计无所不用其极,不惜内惑国民外通周人,除了兄弟相争外,其他王族也不是一条心,祖甲在改革继承制的同时也取消了贵族参与政务讨论的特权,这在加强了王权的同时,却也把贵族势力放在了王权的对立面,他们虽然不像微子启那般不顾一切,但也是帝辛的反对派之一。

        这便是帝辛继位时国内的局面,真是乱成了一锅粥,各派势力相互对立分裂,周之所以能灭商与他们脱不了干系。真是糊涂,难道不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最后还不是便宜了周,帝辛平乱的同时却也造成了府库不足,军士疲惫的后果,而各地却依然是烽烟骤起,窥伺已久的周抓住了这个机会,出兵朝歌,帝辛慌忙来救与周辛战于牧野,其实双方若是硬碰硬的干上一场,胜负还是两说,但帝辛这支大军召集的太过仓促,以大量的奴隶为主,军心不稳,斗志更是全无,双方对垒,不战自溃,一败涂地。

        帝辛的身死代表着周的篡权成功,篡权成功的周王朝自然是要极力粉饰自己的行为,这是历史惯例,而至于帝辛则被周人称为纣王,从此成为了无道之君的代表,到了近代全身所背罪状甚至多达七十余条,真是身败名裂,而那篡权之人则成为了千古圣王,一本万利,难怪篡权之事,会有如此多人热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