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故事

你叫家长,我就tiao楼

2021-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泛览新闻,一条令人惊心的新闻“噌”一下冒入眼帘——《河南郑州一中学生坠楼身亡:因将手机带到教室被通知叫家长》——赶忙细读:“2021年4月9日上午,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八年级十班学生向班主任反映本班同学胡某将手机带到教室。当天上午10:05左右,班主任将胡某叫到办公室询问情况,同时通知胡某家长来校配合处理此事。在班主任询问过程中,胡某不承认将手机带入教室。为了弄清真实情况,班主任离开办公室,10:17,进入班级教室进一步了解情况。10:44,班主任从教室拿到了胡某的手机,返回办公室,此时,胡某已离开办公室,不知去向。10:41,校园保安发现一人趴在教学楼前的地上,立即向总务处主任报告并拨打120急救电话。12:00左右,经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无效后身亡。在救治过程中,学校领导全程陪同并安抚家长情绪。”

报道的最后一段:“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表示,将认真反思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与学生家长密切沟通,抚慰家长情绪,积极妥善做好善后工作。下一步,学校将努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注重加强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阳光、向上、快乐成长。”

唉,十六七岁,花朵似地,在这样一个日渐向暖的春天里,就这样乍然凋谢,实在痛惜。

家长赶到学校,面对的竟然是自家孩子的一具什么。唉呀,天塌下来一般,你说咋个面对?

笔者大半辈子所从事的职业也是教育,虽非中学教育,但其本质与“中教”是几无差别的,同一个门宗嘛。故而呢,其中的一些原委,一眼就看穿了。那就是,学校方面有点冤;那位班主任呢就更“倒霉”了:半夜走黑道儿,一块砖头从天而降,砸破了脑袋,你找谁说理去?

唉,怎么说呢?禁止手机进校园,课堂那就更不用说了,没问题吧?身为学生的胡某有违,学校方面叫来家长,一则交还没收来的手机,二则家长与学校配合一把,共同纠正一下下孩子,明明白白,光天化日,没问题吧?开家长会时说好的呀。可冷不丁,人一死,“死者为大”,一切都乱套。

细想想,根子在家长那的可能性更大:为嘛一说家长要来胡某就舍身而跳呢?怕家长呗。这位老子十有八九是个暴脾气,对儿子那是恨铁不成钢。当然也不是坏老子,只是一见儿子不争气就身不由己,非狠揍一顿不可。这种家长早先多了去了,现在呢,依然不少。

就这吧,不多啰嗦了,点到为止。即便这样,本小文被锁定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另一茬子事也事关教育:教育部通知,学前班将全取消。目前很多省市已经发布通知,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即将取消全部的,各种名堂的学前班。也就是说,小孩子上罢了幼儿园就直接上小学。

这样的变通措施,出发点当然是好的,现在的学生太累了,童年里少了五彩斑斓,他们的生活太枯燥乏味,本该有的童真释放,一旦事过境迁,便再也弥补不了。

问题是,眼下大部分的幼儿多在两周岁便上了学前班(或叫幼儿园托班,也有一岁就上的),三岁时开始上幼儿园小班,继而中班、大班,满六周岁就可以上小学了。如此一来,家长就可早早腾出手来,早早上班,养家糊口。

可新通知一来,原计划不得不抓瞎。要么继续呆在家看孩子,要么请保姆。

棘手之处在于,现在的保姆也不是工薪阶层说请就请得起的,那叫经济负担;那自个儿看呢,一两年地里少一笔进项也明显在那摆着,也肉疼。

或曰,这也不是大问题,钱能解决的事儿都不算个事儿嘛。

症结在于:从教育的本质上来讲,学前班的教育氛围比起单个儿的母亲培育或保姆看护要好不知多少倍。幼儿的天性就是喜欢人多,喜欢花哨玩意儿,新鲜感强烈,不喜太过寂静枯燥;周边人须多,不论是小孩子还是大人,你一眼我一语,你敲锣鼓我唱戏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幼儿的模仿,学习,参与和接受,有利于幼儿脑力开发,再加上专门的老师来教抚。单这一点,便是最好的母亲培育或最优质的保姆看护所做不到的。眼下四五十岁者都知道,早先家家户户,孩子多,但孩子们间都可以形成一种彼此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成长环境。现在呢,那样的一个空间早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幼儿园之前的学前班,既需要也必要。

还是那句老话:存在即合理,存在便是目下最好的方式。有关方面下通知时最好能顾及到这一点,你觉得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