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漫过亭台走廊,遇见小刺槐
2025-09-26 本文已影响0人
所谓伊人J
拿了快递,转过身,穿小区花园。
走上土堆,再往下,收住了脚。
眼前,小桥送亭台,走廊飞翘檐,可是,没几步,被汪汪浊水拦腰环抱,载沉载浮,鸟儿看呆,差点失足跌落。
就连一向神定气闲的粗壮树木,也忍不住好奇,挽起裤管,能否一边涉水而行,一边用长长的枝条捉鱼几只?
我可以学藤条,爬上土堆,再揽水自照,但没法成为鸟儿,抖抖翅膀,飞跃水面。
望了望,怔了怔,我绕道竹林。
再次收住脚。
乱石旁边,低矮的草木中间,我看到熟悉的面孔。
不谈构树一棵接一棵,从春到夏再到秋,我几乎天天与构树不期而遇。我说的是,枝条上镶嵌刺针的这一株。针刺褐红,尖尖细细,像啄木鸟正想啄些什么进嘴。椭圆叶子在茎枝两侧对称排列,整齐有序,没有一侧多一叶,没有一侧少一叶,排到茎末,才用单片叶子收尾。
这种形状的树,我太熟悉了。小时候,去田野割猪草,竹篮里压得最多的就是这种对称排列树叶。虽然,双手经常被树针刺破,也得摘下树叶,因为猪羊喜欢吃,小心翼翼地避开针刺就是。
小时候,爬高踩低,采摘树叶的场景扑面而来。
不用怀疑,我肯定,眼前小树苗,就是槐,我们方言叉针树。拿出手机扫一扫,果然,学名刺槐。
我抬头,近旁还有一株,更稚嫩,高不过尺。
四周看了看,假山嶙峋,乱石堆叠,没有发现粗壮成年槐。奇怪了,这两株幼小槐,不是从老树地下根茎绵延冒出,又是从什么地方跑来的呢?槐树难不成像蒲公英,通过散发种子遍地繁衍?
想不通的事情,就不要纠结。万物浩瀚,世界奇妙,根本不是我们的想象可以到达。
没有任何预约,没有任何提示,我特地绕道,好像为这两株幼小的刺槐树苗而来。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幸好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