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钻好作者读书会持续写作俱乐部今日头条

【写作79/1000】自由,强人的标配

2019-02-01  本文已影响7人  龙航007

标签:#阿德勒#概念#自由#认可#比较


一、自由的定义

对于一个强者,他的人生路线图是沿着“自由——幸福——进步”来推进的,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才是自由呢?

所谓的自由,就是不受人驱使。这里的人包括自己和别人。

二、对自由的探索

虽说我常常把自由乖在嘴边,但真是正审视自由的时候,还是会感到无奈。有时也会感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自由的人吗?

以前关注“鬼脚七”时候,他提到了一种状态——开悟。虽然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但我隐约觉得“开悟”的状态就应该是真正的“自由”。

不过后来,还找到了一个距离自由最近的答案,不是开悟,而是自律

“自律=自由”——你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就非带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这是曾经担任过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指挥官威林克的座右铭。

这位老兄对自己可谓是极端的自律,他每天早上都是4:45起床,尽管他早已经退役,也不可能再上战场了,但他仍然保留了军队里的纪律。

在威林克看来,他总觉得世界上的某个角落有敌人,一手拿着冲锋枪一手拿着手榴弹,等这跟他战斗。每天早上一睡醒,他就问自己,我现在做什么才能为那个时刻做好准备?然后就起来了。

这可不是战争给威林克留下的后遗症,才恐惧在早早起来。而是每当他早起的时候,就会有一种中战胜敌人的感觉,自律让他获得自由。

三、不被“认可”之痛

当我发现“自律=自由”的秘密时,回顾过往的经历,比如每天训练、写文等行为,也是都达到了“自律”得标准,但我并没有体验到什么自由,反而有一种束缚的感觉。

这不是说自律不重要,而是说仅仅知道自律,还不能顺利的通向自由的世界。

回到自由的概念,不受人驱使。对于现在人,几乎不会再受到像当年的奴隶那样,处处被压迫,让干啥就待干啥,反抗会挨打,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的不自由不是来自与别人的压迫,而是别人的“认可”

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法脑的根源就是人际关系。之所以烦恼,就是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做任何事都想获得别人的认可,不被认可就痛苦,就难受。这才是最大的不自由。

在《被讨厌的勇气》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青年:恩……说实话……你的身材比我想象中的要小

哲人:我身高155cm,据说跟阿德勒差不多高。我心中一直在想,如果问我能再长高20cm,不,哪怕再长10cm,一切就会不同,我就会拥有更愉快的人生。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朋友的时候,他果断的说:“这种想法太无聊了!”

青年:这是什么样的朋友,太厉害了

哲人:这位朋友说“长高干什么呢?你可有让人感觉轻松地本事啊!”这就是一种价值交换,个子小也是有价值的,不会给人威慑感。

青年:但是,那……

哲人继续说道:这里的关键点是,我155cm的身高并不等于“劣等性”。如果按平均身高来看,155cm的身高,乍看之下,应该被划到“劣等性”的范畴,但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这背后就包含了社会和别人的认可,这种认可让我们不自由,他会让我们处处与人比较,比得过还好,但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比不上的(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说到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一开始我只知道“自由诚可贵”,后来觉得觉得,自由的状态是一种很神秘的开悟,再后来有了相对清晰地认识“自律=自由”。但是,想要通过自律来抵达自由,还有不够。

直到现在,对自由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所谓的自由就是不受人驱使。对于我们现代人,影响我们不自由的最大障碍不是外界的控制,而就是被“认可”,认可的背后是比较。

所以,不在担心被他人认可,就是我们要说的“被讨厌的勇气”

最后,再说一下“比较”的两个前提条件,以防我们乱比较,给自找不痛快:

第一,属于同一范畴

第二,拥有同一属性

:人和人是不同的,大到物种之间的差异,我们常说和自己比就是这个道理,他就完全满座以上两个条件。

只知道这些,并没有达到真正自由的境界,想要自由我们还需要——平等。下次再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