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哲思简友广场

你容易受别人影响吗?

2021-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润东成长

这是我的第96天分享

心理学家们为了帮助一部分孩子克服对狗狗的恐惧,他们用了这样一个方法。

他们让那些害怕狗的孩子们,每天看20分钟关于同龄的孩子们与狗狗快乐生活玩耍的影片,或者直接在现实生活中让他们看一个孩子快乐地和狗狗玩耍。

过了不到一周,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大约三分之二的孩子都开始主动跟狗玩耍。而且后续的日子里,这些孩子们也没有那么害怕狗狗了。

这个方法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这些害怕狗狗的孩子们变得主动和狗狗一起玩耍呢?

一、社会认同原理

社会认同原理是说,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表现,决定自己的行为表现。几乎所有人都会模仿别人,尤其是和自己相似的人。

从进化的角度或许可以对此给予一定的解释。

在远古时代,“从众”很重要,“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人们聚在一起,力往一处使的时候,就能最大程度保证在野兽丛生的环境中存活下来。

你一个人和野兽单挑的时候,肯定是弱势。但是如果有一群人一起战斗的时候,你们就能轻松战胜对方。

另外,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这样做也是最能节省能量的。相比于直接照做,独立思考需要消耗数倍甚至数十倍的能量。

人类进化的核心就是节省能量的消耗。所以在平时,我们大脑默认启动的就是这种“从众”模式。如果你需要独立自考,你得自己把这个开关打开。

第三,人类的基因就是缺乏安全感的。当你一个人走夜路的时候,与一百个人和你一起走夜路的时候,给你带来的安全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社会认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买东西的时候,店员和你推荐说:“这个东西其他人用了感觉都不错,你可以试试。”于是你也买了一份;你在点外卖的时候,都会看一下大多数人点了啥。

所谓的“热门”其实就是一种“社会认同”,大家都往这边涌来,那么这种趋势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二、旁观者的“冷漠”不一定是真的冷漠

当你面对一个模糊不清的局面时,你会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你也更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于是跟着照做。

以前曾经有很多“袖手旁观”的事情发生。一群人在场,明明看到了一个应该受到帮助的人,但是所有人都无动于衷,给人一种整体很“冷漠”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每一个人内心都不愿意帮助吗?不一定。

首先,人越多,平均每个人要承担的责任变少,人人都想着别人会去干,于是没有一个人去干。

乌鸦兄弟俩住在同一个巢里。巢破了一个洞,哥哥觉得弟弟会去修,弟弟觉得哥哥会修补。于是这么一来二去,等到冬天来的时候,兄弟俩都没能熬过那个冬天。

第二个原因,大家并不了解你的具体情况。每个人在不清楚具体情况的时候,都会主动寻找周围的人的行动,而其他人都没有行动,所以那些想行动的人,也压抑住了自己的念头。

于是,大家最后得出结论,既然没人行动,说明问题不大。

三、我们该如何做?

既然知道了大家“无动于衷”的原因,当我们真的遇到紧急事情时,我们怎么做才能增加我们获得帮助的几率呢?

大声呼喊可能并不是一个有效的策略。虽然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大家并不清楚你的具体情况。举一个有点夸张的例子,大家不清楚你是在真的呼救,还是两口子拌嘴,甚至说是在演戏。

那么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呢?

在需要紧急救助的时候,尽可能准确地表明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而不是让旁观者自己判断。

比如这样一句话:“穿白色上衣的那位好心的先生,您好,我需要帮助,您能帮我叫救护车吗?”

这样表达,既能让对方知道你的准确需求,还能通过“社会认同”原理:当有一个人带头行动时,周围的人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一起去推动这件事情。很快,你就得到了大家的帮助。

群体是一个很神奇的“物种”,它既然容易冲动,也容易点亮温暖。

以上是我今天的学习分享。我是润东,我们一起,向上生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