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史学习系列笔记

摄影史|私摄影

2019-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泰勒阿保机

自学摄影理论——笔记(13)

《摄影的精神》第五章 面对面(下)

上篇笔记暂且跳开时间线,通过几个时间节点中人像/人体摄影的实践与批评,简略梳理了从摄影发明至20世纪80年代的人像/人体摄影小史。本篇笔记接续时间点,从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两位将镜头对向自己的女性摄影师说起。

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角色扮演?后现代?女权主义?

《无题电影剧照》(Untitled Film Stills)里收录69张小黑白照片,全是辛迪·舍曼作为自己的模特,扮演自己的“电影”场景里的女性角色。就像书名所述——剧照,只不过这些“剧照”并不来自某一部具体的电影,但它们都“像”某些电影。

这些场景或角色,就算没有在生活中见过,也一定在哪部电影里出现过,有印象但又叫不出名字来,她们不“具体”,是一般化的,这就可以让观者有无限的解读空间。它表述了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思维方式:一个图像作为符号,它的意义取决于参照体系中的其他符号。观看她的作品,取决于我们对电影、剧照以及其它资料所掌握的知识。

它还凸显了后现代主义摄影的一个特征:图像不是为了简单地表述事物,而是通过图像参与评论,重新加以表述。(这又让我想起网易云音乐2017年做的摘录“歌曲评论”做户外广告的营销事件)因此当辛迪·舍曼把这些符合“圣母-妓女”二分法陈规的角色,放置进许多场景后所表现出来的不自然与不安,就被解读为对“男性支配模式”的批判,换句话说就是她的作品消解了传统影像中的“男性凝视”。

不过我个人觉得最有趣的地方,是辛迪·舍曼创作这些作品的目的,也许只是出于对电影的喜爱或化妆的嗜好,也许是出于她模特的职业需要,总之她宣称在拍摄《无题电影剧照》时还从未听说过“男性凝视”这个概念。

曼雷一心想要实现超现实主义摄影,但如今反观那些有点“用力过猛”的作品,还不如桑德不加区分平实记录下的面孔带给我们的“超现实”感。辛迪·舍曼出于本能创作了这些作品,却在无意中踩下了后现代主义摄影的开关。正像黑格尔说的“历史理性”,你直奔某个目标而去,最终却与其相距甚远甚至相反;而另一人歪打正着却无意中达成了你极力想要达成的目标。

南·戈丁(Nan Goldin)“日记体”的开山祖师

源流

据说南·戈丁在1973年纽约光线画廊(Light Gallery)看到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的《美国表面》后,对这种只关注自己日常生活场景的“快照式”摄影留下深刻印象。若论“快照式”或“日记体”美学,与斯蒂芬·肖尔同代的还有威廉·埃格斯顿(William Eggleston),他们之前还有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算是一脉相承。

加之参考了拉里·克拉克(Larry Clark)1971年出版的《Tulsa》,让混迹于纽约亚文化圈子的南·戈丁,将相机对向了自己的生活,吸毒、酗酒、性乱、同性恋、异装癖、暴力成为主要题材。

引发我思考的是,南·戈丁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为什么说她的《性依赖歌谣》(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才是“日记体”的开山之作?(我自己说的,书里没这样说)。我想应该是因为,李·弗里德兰德的“日记体”,是一种近乎不加选择的百科全书式的方法,他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什么值得拍?”这样一个疑问;肖尔在此基础上更往前推了一步,《美国表面》简直就是“生活照”,完全消解了“宏大叙事”的力量;克拉克的《Tulsa》可以说是在形式和题材上最接近《性依赖歌谣》的前序作品,尽管克拉克已经深入到几乎成为了那些群体中的一员了,但我还是能在《Tulsa》里看到第三者的目光,看到那种报道摄影、新闻故事式的体验手法。

《性依赖歌谣》里的南·戈丁是脆弱的,但同时又是坚强的,她说她的拍摄“是爱抚、是触摸”,确实能在她的照片里感受到这种温柔。她的这种“日记体”,是在真正意义上把自己的生活(而不仅是所到之处的记录)剖开,把伤口摊开,展现那些无能为力、脆弱(有时它们是美丽的)、和一刻闪烁的欢愉。

《性依赖歌谣》比《Tulsa》要复杂得多,它不只是在展现一种生活的“现状”,毒品、性和暴力,它更是在讲“关系”,人类对“关系”的依赖以及由这些依赖所带来的暴力(精神上或肉体上)。

我突然觉得书名中的Ballad一词太绝妙以至于无法翻译,中文里的“叙事曲”或“歌谣”都不对劲,叙事曲太有距离感,更像是古典音乐,歌谣太欢快,错了书的氛围,Ballad有点像娓娓道来的情歌,向你讲述一些似乎时过境迁但却痛彻心扉的往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