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尔基《我的大学》,方知何为“疾风知劲草”!
回顾往昔,高尔基曾这样说:
“我虽然出生在下诺夫哥罗德,但精神上使我获得生命,却是在喀山。喀山是我最喜欢的一所‘大学’。”
16岁那年,一无所有的高尔基结束漂泊,只身前往喀山大学求学,虽终未能如愿,却在喀山这所“社会大学”,涤清精神尘垢,获得新生。
在喀山的四年,他如同掉进个大染缸,与各色人打着交道,也阅遍了众生相。
这些经历,被他悉数写进了自传三部曲的下篇——《我的大学》。(推荐阅读:1.重读《童年》,我终于明白了高尔基何以为“高尔基”!2.《在人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就是高尔基!)
开篇,他这样写道:
“我对外来的帮助已经不抱希望,也不指望会交上好运,但我的意志却渐渐变得坚强起来,而且生活条件越是艰难,我感到自己就越坚强,甚至更聪明。
我很早就懂得了:人是在与周围环境的抗争中成长起来的。”
透过文字,我们可以看到,高尔基的生活依然窘迫,思想却日趋成熟,信念也越发坚定。
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加入了地下组织,从事秘密宣传活动。渴望自由与美好生活的热望,逐渐从思想上转移到行动上。
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如同峭壁上的野草,就这样在生存的夹缝中成长起来。
01 贫民窟,是为成长的沃土
刚到喀山,高尔基先是借住在同样潦倒的好友家,后又住进黑暗苦闷的贫民窟。
在这期间,他的境况毫无改善,"食不果腹、满肚子怨恨和苦恼烦闷”。
为了填饱肚子,他常去伏尔加河的码头找活干,“置身于装卸工、流浪汉和骗子、小偷们中间”。
这群人仇恨生活,敌视一切,却又对自己的利益漠不关心,仅以面包和女人为生活的意义。
高尔基难以忍受,感觉“自己是一块被投进炉火中冶炼的生铁”,却又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有一次,夜幕初降,狂风大作,暴雨如注,一艘满载货物的大驳船触礁搁浅。
50来个被安排卸货的工人,一开始牢骚满腹,骂骂咧咧,可一旦干起活来,却又像冲锋打仗一样,生龙活虎,干劲十足,不眠不休,整整干了一天一夜。
作为亲历者,高尔基曾这样描绘当时的场景:
“在湿淋淋的黑暗中,一个个黑乎乎的身影,踏着驳船的甲板,脚下发出扑通扑通的响声,没完没了地一趟一趟搬运着。”
同时,他的心被猛烈撞击着,如同地动山摇般。他明白了“人类世界拥有何等强大的力量”,并写道:
“这种高昂的劳动热情和冲天的干劲,是什么力量也阻挡不住的,它能够创造人间的奇迹,能够像预言未来的童话故事所说的那样,一夜之间,让一座座美丽的宫殿和城池在各地拔地而起。”
自此,“人民”二字,在他心底播下了种子。而后,他住进贫民窟,这粒种子开始生根,破土,抽新芽。
贫民窟是一幢破烂不堪的房子,“就好像是由许多食不果腹的大学生、妓女和一些幽灵似的无用之辈从房主手里夺过来的。”
这里,“拥挤不堪,像个蚂蚁窝”,住着烂醉如泥的妓女和演员、身患重病或靠富婆包养的穷学生、因官司而倾家荡产的落破户,还有如高尔基般满腔热血却身处困境的“溺水者”。
可就是这个令人嗤之以鼻的贫民窟,却默默掩护着不少积极人士。高尔基因而得以接触到他们,并加入其中。
这绝望的环境,恰恰成为他心底那粒蓄势待发的种子的沃土。
正如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所写,“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02 绝望,将高尔基逼向死亡
种子已然生根发芽,而安德烈的出现,恰如缕缕阳光,丝丝细雨,滋养着这株新芽发新枝、抽新叶。
安德烈经营着一间杂货铺,实则是“全市最好的图书馆,里面收藏有许多禁书和稀世珍本。”
许多大学生和进步人士都来此借书、读书。高尔基称他们才是杂货铺真正的主人,“这是一帮不甘寂寞的人,他们非常关心俄罗斯人民,无时不在为俄国的未来忧心忡忡、殚精竭虑。”
他喜欢和这帮人待在一起,听他们激昂地探讨真理,并从中获得真知灼见。
此外,高尔基还目睹了博爱。
安德烈本人就是博爱的化身。开杂货铺赚的钱,他全部用来赞助那些穷学生。
还有位大学生——高尔基称其为“为追求真理而以身殉职的伟大圣徒”,常常挨饿受冻,因病不久于人世,依然孜孜不倦,最终遗憾早逝。
也正因为此,高尔基顿悟,“只有强烈地、满怀热情地去关爱人,才有可能从这种关爱中汲取必要的力量,寻找和领悟生活的意义”,并开始致力于关注别人。
这样的高尔基,自然不愿做蛀虫——长期栖身于安德烈的杂货铺,而是去面包坊打工。
这期间,他的身心遭受着双重折磨,生活环境恶劣,累到令人发吐,甚至难以抽出时间读书。
同时,他也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嗜酒如命或纵情妓院的工人,也有大字不识的教徒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还有消极的“托尔斯泰主义者”。
这些人统统宣扬,“生活没有意义、劳动没有用处”。
高尔基惊讶,愤怒,“谁也不会像我们俄国人那样,把生活搞得完全没有意义,彻头彻尾的没有意义”,也催生出强烈的渴望——通过启蒙教育唤起人们的希望。
而后,他每天负责送面包到大学,借机交换些小册子和纸条,还跑到乡下参加秘密读书会,因而产生热望——“传播某种合理、善良、永恒的东西”。
他也和很多纺织工人走得很近,其中不乏积极人士——一心想要“教人们去用脑子思考”。
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高尔基始终没有放弃读书和进步,并参与到一些实质性的活动中,渴望传播思想,拯救世人。
另一方面,人们却又无动于衷,冷漠无情,愚昧无知。他曾痛心疾道地写道:
“展现在我面前的生活,像一条无尽的锁链,上面的仇恨、残忍比比皆是;又像一场为了区区小事而打不完的肮脏的斗争。”
理想与现实,互相撕扯,冲突最终爆发。追求进步的大学生扮演起“救世主”,学潮四起;愚不可及的工人却充当“打手”,暴力横行。
高尔基眼睁睁地看着暴行上演,却又无能为力,也找不到任何出路,最终选择了自杀。
他像是一个挣扎许久的溺水者,再也游不动了。
我不禁想到被世人盛赞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统帅湘军迎战太平军之时,曾国藩曾先后三次跳水自尽,无一不是身逢绝境,生路全无。
如高尔基和曾国藩这般立志报国为民者,如非彻底走投无路,岂会轻生?又岂会以此等自取其辱之举来面对世人?可悲可叹啊!
03 熬过绝望,便是新生
高尔基本想一枪了却绝望的一生,谁知却又活了下来。
凋敝的野草,如枯木逢春,再次迎来勃发之机——他遇到了引路人罗马斯。此人强文博识,常年从事地下工作,曾入狱两年,后被流放十年。
高尔基随他一同前往农村,借经营杂货铺,暗中搞农民宣传,并因罗马斯的坦诚与执着而振作,更因罗马斯广博的见闻学识,坚定了革命决心。
他们意在号召广大的农民和小果园主奋起反抗,以摆脱收贩商的控制,也借此唤醒他们“要学会生活,不能让别人老欺侮”。
然而,农民们却视其为“异教徒”,恶行相向,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害怕邻居,特别是害怕一切外人。”
为了赶走他们,农民们屡次棍棒威胁,还自制炸药妄图炸掉杂货铺,计划落空后,更是不惜殃及村舍,将杂货铺付之一炬。
这把火将杂货铺烧为灰烬,却为高尔基心里那把火添了一把猛料,使其烧得越发生猛。
除此之外,眼前的一切,无一不是猛料。高尔基的内心,已然烧成熊熊大火。
他目睹农民们自相残杀,只因容不下任何“正人君子”,哪怕是自己人;也亲历如同家常便饭般的邻里打斗及暴行。
这也是在此地的工作难以为继之时,高尔基选择远行的原因。他要矢志不渝地追寻真理,以期拯救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
喀山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就此划上了句号。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有这样的一句话:
“勇敢并不是一个人手中拿着枪,而是在你动手之前你已经知道自己会输,但依然会动手,而且无论如何会坚持到底。”
无疑,高尔基便是这般从苦难中成长起来的勇者。
04 写在最后
维克多.雨果曾说:
“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绝望,海绵已经吸够了水,即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再给它增添一滴水了。”
绝望到了极限,一个人就犹如铜墙铁壁般,坚不可摧,牢不可破,高尔基便是如此。
他始终如峭壁上的那株野草,任凭风吹雨打,千锤百炼,依然高昂着头,向阳而生,吸尽万物之精华,而后反哺整个苍茫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