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失眠》

2022-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懂懂日记

前两天,心血来潮,发了条朋友圈。

问,谁赞助我1千块钱,我给跳1万个绳,一口气。

很多赞助的。

不过,我只要有钱人的钱。

因为,有钱人不差钱,即便哪天翻脸了,也不至于翻出来:妈的,当年我还赞助过你1千块钱,你今天这么对我,你狼心狗肺……

我只是娱乐。

若是真要赞助,我每天都能要到,而且不止1千。

N年前,我每天骑行50公里。

每天都有人赞助1千元。

这不是胡扯,可以翻翻我朋友圈。

一口气跳1万个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一小时左右。

咱说到,就要做到……

次日,我写完文章,开始跳,1小时03分,跳完了,从头湿到脚,也很有成就感,我发了数据后,朋友圈点赞无数。

要知道,平时我发跳绳数据,没人点赞。

为什么没人点赞?

大家都麻木了,妈的,你咋天天跳?没有一天不跳的,我们的坚持已经让人生恨了,你咋这么持久?

没办法,我写过姿态问题,只要我们进入一个领域,行不行先不说,姿态先起来,八个字:君临天下、王者归来。

晚上,睡觉,发现问题了。

一晚上,辗转反侧。

没睡好。

也不是说到处疼,只能说到处酸……

好几天没缓过劲来。

使我想起了济南老大哥跟我说的那句话,我们一起去爬华山,济南的那个华山,一天爬好几趟,上上下下,虽然叫华山,其实只有一小坨,不高,老大哥跟我倾诉,只要活动量一大,晚上就睡不着。

当时,我心想,咋可能呢?

运动量越大,越困才对。

今天,我也够老了,突然理解了他。

不能过量。

跳1万对我有难度吗?

肯定没有,我日常骑行训练都是一口气两小时,一停不停,跳绳不过才1小时,去年我每天跳5千个,今年改为了3千5,为什么要做调整?

感觉5千个身体处于过疲劳状态。

写文章没精神。

毕竟我下午还要去打球,去健身。

身体恢复不过来。

所以,我觉得调整一下吧,每天3千5,确保每年100万次的跳绳量,足够了,毕竟咱表演的不完全是数量,更主要的是风雨无阻。

一句话概括,到了一定年龄,过疲劳会导致睡眠障碍。

我在《懂懂学恋爱》里写过一个海鲜店的老板娘,她家的海鲜店算是本地最豪华的,叫开海。

她有个很有情调的习惯,每晚睡前一瓶红酒。

有酒精依赖?

没有!

就是不喝酒,睡不着。

咱一听,觉得真矫情,睡不着?

那是不困。

她跟我讲:我还真不困!

不失眠的人对失眠的人最大的误解是:困了就睡,这有什么难的?

关键是,人家不困!

这就如同有个小男生对我很好,后来我发现他貌似取向有点问题,我就弱弱的劝了他一句:你若是喜欢女生就好了。

他说,我妈也是这么希望的,可是我基因里就喜欢男人。

你想,咱咋可能有感同身受呢?

这些年,骑车、打球认识了很多朋友,我发现,有睡眠问题的人非常多,晚上必须喝酒,要么找人喝,要么自己喝,不喝睡不着,喝了呢?也是半睡半醒。

其中有个女球友,每晚六瓶啤酒,自己在家喝。

其中有个男球友,他更是海量,我们一起吃饭,他挨着敬每个人,后来我们都喝的没劲头了,他说:那我不管你们了,我自己喝。

因为,我们还处于睡不够的年龄,自然,很难理解他们这些不困的人。

就如同我们普通人理解不了抑郁症是一个道理。

抑郁症是大脑的硬件逻辑出了问题。

你看到的是彩色的。

他看到的是黑白的。

所以,无法理解彼此……

我跟抑郁症群体在一起,他们经常感叹的一句话是什么?这座楼真漂亮,要是从上面跳下来该有多好。

咱就觉得,你妈的,神经病呀?!

前天,有朋友要挖荠菜,我说那可以去我哥那边,有未开工的荒地,里面荠菜很多,我也是通过我爹抖音看到的,我爹现在算半个网红了,天天拍我娘,我心想,那么丑的老头老太,有人看吗?

每个视频都有500多人点赞。

也很神奇。

只能这么说,农村人有农村人的受众。

我跟朋友去挖荠菜,负责看设备的是个老头,我们邻村的,70来岁,一天两斤白酒,我坐地头上,他跟我聊了半天,说晚上8点多睡觉,11点左右就醒了,醒了怎么办?继续喝酒,喝到能睡着……

在我看来,他属于失眠患者,应该看医生,而不是把所有希望寄托在酒上。

医学上,怎么定义失眠?

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睡后不解乏,连续3个月,每周3次以上出现四条中的任意一条,说明你可能患上了失眠症。

失眠好治吗?

曾经有个热帖讨论,现代医学发展到了什么恐怖地步?

是讨论医学进步的。

其中,有一条高赞评论甚是显眼:希望早日攻克失眠、老年痴呆。

说明什么?

失眠,是很难治愈的。

为什么难治?

因为,失眠的成因太复杂,不单一,既可能是环境的因素,又可能是心理的因素,又可能是遗传的因素,又可能是身体病变的表现形式……

找源头,太难,就是你为什么失眠?

只有找到了源头,才能对症下药,找不到源头,那全靠蒙。

所以,只要你搜失眠治疗。

终结者就是中医。

为什么?

它,最大的特点是不求发病原因,只要你失眠,就能给你开方……

失眠患者多吗?

三分之一的人存在失眠问题。

我把失眠一分为三。

不是医学分类,是我自己学习过程中总结的。

一是环境性失眠。

例如换了床,倒时差,例如明天要结婚,人还是健康的,只是空间环境或心理环境变了,只要回到原来的环境下,睡眠质量就会恢复。

二是伴发性失眠。

也就是说,失眠是身体疾病的表现形式之一,如脑肿瘤、脑血管疾病、癫痫、心衰、心绞痛、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更年期综合征等,疼痛、脑缺血、心缺血都会导致失眠,尤其要注意的是失眠也是很多精神类疾病的前兆表现或伴发表现。

三是原发性失眠。

简单概括,就是找不到原因的失眠,睡眠检测做了,心理测试做了,全方位的体检也做了,家族遗传基因也分析了,任何一个原因都对不上。

分好类了,也就有大体的治疗方向了。

环境性失眠,那很简单,要么不用治疗,要么服用褪黑素,褪黑素是干什么的?

它在身体内分管的工作是调节人类的睡眠--觉醒周期和昼夜节律。

也就是天一黑,环境一暗,它就出来了,使人有困意,想睡觉。

对于,青壮年,没啥用。

因为,青壮年各类激素分泌正常,体内不缺褪黑素。

35岁以后,褪黑素分泌就变少了,从而睡眠越来越少了,到老头,天不亮就醒了,从这个角度而言,褪黑素对两类人最管用,一是倒时差、倒夜班群体,二是老年人。(褪黑素对于大部分失眠患者而言,只起心理按摩作用)

伴发性失眠,若是焦点放在治失眠上,就是舍本逐末了。

要去解决根本问题。

原发性失眠呢?

需要去精神病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断。

一切的核心是找到成因,对症下药,而不是忙着喝中药,我再次提醒一句,中药对肝、肾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只会加剧,不会改善。

那,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熬夜对身体是不是有伤害?

大家看似是讨论的熬夜问题。

其实不是。

是讨论的睡眠少的问题。

你是熬夜到了凌晨2点,然后6点又起床了。

若是你熬夜到了凌晨2点,你上午11点才起床,又有什么问题呢?

所谓的熬夜伤害,核心是两点:

第一、睡觉少。

第二、不规律。

今天两点睡,明天五点睡。

若是你能固定住一个时间段睡觉,熬夜根本不存在任何健康问题,很多人,尤其是创作类的,他们喜欢夜间工作,中国第一家上市的IT公司,老大叫宋朝弟,他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

数十年如一日。

奇葩不?

中医喜欢拿一个表吓唬人,几点到几点是肝脏排毒的时间段,几点到几点是肺部排毒的时间段……

你们的器官都是按时间段工作的?

我们的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工作。

不分昼夜,也不看时间。

一句话概括:稳定的、规律的、高质量的睡眠,不需要参考几点上床,你想几点就几点。

人体的生物钟是很神奇的,可以自定义、个性化。

当然,若是能契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传统作息,是最好的,我日本前妻,她是杨振宁的粉丝,杨振宁家里是每晚9点半熄灯,灯是翁帆给熄的。

我前妻也是,每晚9点开始准备睡觉,9点半上床。

早上5点多就醒了。

开始收拾。

国内,有很多早起打卡团,我为此还给他们写过一句话:早起的核心是早睡!

你凌晨4点才睡觉,你6点起来打那个卡,有什么意义?!

这两年,我一直都想模仿我前妻的做法,例如9点关机,去洗澡,然后准备睡觉,只是,躺床上一看手机,就又过了一两个小时。

关于睡觉有很多流派,曾经有个专家说过一个观点,核心是规律、睡足、自我感觉良好,什么叫良好?

元气满满。

宋朝弟算是我见过元气满满的一个企业家。

还有一个,是我写的青州大姐,教我做定投的那个,她是间歇式睡眠,隔几个小时睡一次,她的观点是什么?

整个哺乳动物系列,只有人类是拿出整片的时间去睡觉。

她的方式是猫式。

随时睡觉。

也很精神……

这些,都属于奇葩系列,我觉得,我们普通人,需要的是杨振宁式睡眠法,晚上9点半就关灯,关键是身边要有个小的。

关于睡眠,我前妻还有两个细节。

A、不吃晚饭。

一日两餐,叫间歇饮食法,让身体一半时间使用碳水供能,一半时间使用脂肪供能。

还有,不吃晚饭,晚上肠胃活动量小。

B、晚7点后,不饮水。

这两年,间歇饮食法非常流行,我前妻一直都劝我,我也试过几天,感觉不错,但是呢,没办法,晚上总有人喊我吃饭,关于地中海饮食,我前妻发给我过这么一段:“地中海饮食”有点像八十年代初中国流行的红茶菌一样,被浪漫化神化了。它最初被美国生物学家Ancel Keys 所推崇,号称降心脏病风险,典型是希腊克里特岛的饮食方式: 很多橄榄油,多蔬菜水果,少肉。但 Keys 没有告诉大家,他对克里特岛居民的调查时,三分之一的人正在严格执行东正教的断食 。(大体意思是说,间歇性饮食才是降心脏病风险“根本原因”)

人,要不要午休?

我觉得,要。

我一直都觉得,我的效率比大部分人要高,你看我每天要干多少活,学那么多东西,管那么多群,写那么多字……

一切的根本是什么?

我把一天拆分成两天,上午为一天,下午为一天。

中间靠的是小憩。

醒来,就是满血复活。

青州大姐,她大概率是把一天划分为了四天。

每睡两小时,醒来工作一会。

再睡。

我只是推测,没求证过。

前面,我写到了抑郁症,有读者读了以后,跟我分享了她的生病经历,她高三时,失恋了,正好又赶上母亲得了抑郁症,她很担心妈妈的安全问题,于是自己开始失眠,三个月没睡过一次安稳觉,白天上课昏昏欲睡,晚上到宿舍就格外的清醒,满脑子都是失恋与母亲,当时自己知道大概率是得了抑郁症,但是总觉得难以启齿,就一直自我消化,一直到了轻生的边缘家人才开始重视,送她去精神病医院治疗。

现在基本控制住了,但是记忆力有损失。

她的观点是,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应该马上看医生,家人也不能妖魔化抑郁症,不要一看“精神病”三个字就紧张,不是所有的“精神病”都是洪水猛兽。

失眠是抑郁症的表现形式之一。

产后抑郁症,是不是也是大脑放电异常?

绝大多数,不是。

产后抑郁症,属于激素问题,理论上不应该叫抑郁症,科学名称应该叫:产后神经内分泌综合征,原因是产后激素水平突然下降,继发5-羟色胺,多巴胺和内啡肽神经递质吸收释放紊乱,神经系统一时无法适应这种变化,人就像疯了似的,失眠,烦躁,呼吸困难,怨天尤人,不可理喻,不能自控,家人难以理解,又查不到阳性体征,临床特像精神失常。

家人一想,既然是抑郁症,送去精神病院治疗吧?

患者更抵触了。

划重点:因为病人精神症状是产后神经内分泌失调所致,应该去内分泌科+心理科。但是,有抑郁症家族史或病发史的产妇,则要考虑是否是因孕产压力而诱发了抑郁症,则要去看精神科医生。

我们再次回到失眠的话题。

您若是搜一下失眠治疗,会发现整个互联网被中医、心理学给占领了,例如抖音上有专家说,如何治疗失眠,要进行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的第一原则是:不困不进卧室。

下面的评论是:那要是一直不困呢?

失眠的人,是不困的。

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没有灵丹妙药,核心还是需要找到病灶所在,有些失眠甚至未必是病,例如失眠患者里大约有8%为遗传问题,被称为延迟睡眠期障碍,或者DSPD,他们的昼夜规律明显长于正常的24小时,导致了他们的睡眠习惯与传统的睡眠时间上的不一致。

属于,天生夜猫子。

那问题来了,失眠,该是怎么一个就诊顺序呢?

您怀疑自己得了失眠症。

第一、可以先接受心理疗法或服用褪黑素,对于假性失眠而言,经过心理疏导以及褪黑素的加持,大概率就会治愈,甚至不管它,换个床或换个人就睡着了,这属于软件层面的治疗。

第二、若是第一步没用,就要考虑伴发性的,要去做体检,做睡眠检测,大部分失眠都是伴发性的,N多疾病都会伴发失眠。这属于硬件层面的治疗。

第三、若是前两步没用,则要考虑精神病范畴或遗传范畴。

第四、若是以上都没用?

找神婆!

大部分顽固性失眠是要到第二、第三步才能找到病灶,而互联网上关于失眠治疗的方法多集中在第一阶段,这是为什么?

两个原因:

其一、搞中医的,搞心理学的,擅长卖嘴。

其二、人们习惯性的把失眠看成一个独立的病,不敢、不愿意发散式去寻找答案。

后记:写完后,我发给精神科医生看了看,他给反馈了两点:

第一、其实医护工作者失眠率更高,我们科室包括我都有失眠的情况,平时服用科室的一些药物帮助睡眠,失眠也分很多种,比如入睡困难,比如易醒眠浅,这些都有相对应的药物可以治疗,当然我们平时服用的是成瘾性很低或者没有成瘾性的药物,帮助自己提高睡眠质量。

第二、床上的所有用品有能力的情况下尽量全部拉满,因为人一天要在床上度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很多人这种观点薄弱或者几乎没有。

拉满的意思是足够舒适、高档。

例如乳胶枕、鹅绒被、大牌床垫……

我觉得,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住酒店时,若是感觉良好,可以记下其对应的品牌,回家购置即可。

中国人普遍喜欢睡硬床垫。

欧美人喜欢睡软床垫。

我也喜欢睡软的,那种被吸进床垫的感觉,太爽了。

目前,国内五星酒店的床垫,已经越来越软了!

读后感:

1,失眠难治的根源在于多是伴发型的。

2,营造纯黑环境非常重要,参考电影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