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趣事一思诗文集生活感悟

妥协的魅力

2020-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山东田夫

美丽的六尺巷

清朝的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叫张英。这一天,张英接到了一封家书。家书中说,邻居为了和咱家争夺三尺宽的宅基地,闹得不亦乐乎,现在准备对簿公堂。这家邻居简直是自不量力,根本不把咱家朝中有人这件事放在眼里。你身为大学士,一定要“干预司法”,帮咱家打赢这场官司。

看完家书后,张英坦然一笑,提笔便写了一封回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到了张英的回信,也读懂了张英的意思,于是马上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一见,也主动让出三尺。双方一妥协,就妥协出了一条象征邻里和睦的六尺巷来。

顺便说一句,把妥协作为生活艺术和生活哲学的张英,还“妥协”出一个更大的收获:儿子张廷玉~~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妥协,不但是生活艺术和生活哲学,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康涅狄格妥协

米国建国之初,不仅要制定宪法,还要建立立法、修宪的机构,也就是国会。但在各个州在国会中的代表人数问题上,各方产生了严重分歧。比较简单又公平的办法是,各个州在国会中的代表人数以实际人口数的比例来定。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人口少的小州的反对。于是又有人提议,每个州不论大小,一律拥有同样数目的代表。对此,人口多的大州又不干了。就这样,各方意见僵持不下,争论了几周也达不成统一意见,甚至有代表产生了散伙回家的想法。

眼看着一个还没有真正建立的国家即将胎死腹中的时候,一位高人出现了。这位高人就是来自康涅狄格州的谢尔曼。他提出了一项后来被称为“康涅狄格妥协”的方案。这个妥协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用参议院和众议院上下两院的结构作为整体立法机构,任何法律必须经上下两院同时通过才能生效。两院代表的产生方式不同,上院是每州两个代表,下院则按人口比例确定代表人数。

这一妥协方案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各方的赞同。这是一次“伟大的妥协”,而正是由于这次“伟大的妥协”,才有了米国这个“伟大的国家”。

外国人具有妥协的政治智慧,中国人也有。

成功的妥协者管仲

号称“华夏第一相”的管仲,不但是最成功的执政者,也是最成功的改革者,更是最成功的妥协者。

管仲执政之初就锐意改革,但改革就难免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和反对。当时管仲面对的最大两股反对势力,就是高、国两姓贵族。高、国两姓贵族供奉着齐国王室的生活支出和整个国家的军事费用,因此不但财大气粗,而且具有极高的政治地位。对此,管仲采取了极为巧妙的妥协策略。他高调宣布,免除高、国两家对王室和军需的供奉,改由全体国民承担。高、国两姓一听,乐得个昏天黑地,并从管仲的反对者立马变成了管仲的支持者。但高、国两姓乐到一半就乐不起来了。因为他们在被豁免了钱财供奉的同时,也被剥夺了政治地位。从此,管仲的一系列施政措施便是一路绿灯。

管仲的改革措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成功的背后却是妥协的力量。相反,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十几次重大改革,却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不做妥协,就是最大的病根之一。

王安石被列  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当然是因为他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也当然不出意外地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比驴还拗的王安石根本不知道妥协。

为了推行改革,王安石不对任何人妥协,更不允许朝堂之上有一点异声。好朋友司马光多次对他进行善意的提醒,他不但不买帐,反而当众大骂司马光是以文邀名,再往后更是发展到逢人便骂。把一场本该需要兼顾各方利益的改革,活生生地演变成了一场阵线分明的“新党”“旧党”的战场。

王安石不知道妥协,曾经规劝他做些妥协的石马光复相后,同样不知道妥协。司马光不但不分青红皂白把新法尽皆废黜,还把支持新法的人一网打尽。

我们缺少的是妥协精神,信奉的,却是你 死 我 活。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举行婚礼。婚礼上,他们共同吟诵了裴多菲的诗:“我已经走进了炎热的夏天,你还停留在残雪没腿的冬天。只要你前进一步,我后退一步,我们将共同拥有一个灿烂的春天。”是的,妥协的魅力,就在于她会让我们从严寒酷暑中逃出,共同沐浴在和煦的。

文字整理源自杨德华  借历史的坡下驴,致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