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法欢喜的事情,造就了追求喜欢的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5565273/dbaaf7f1234ba19c.jpg)
2018年5月17日 星期四 阴
我喜欢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亦或者说会为了一个观点去论证自己的想法,带着一意孤行的偏激和认定,无所谓其他。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满腔热血的英雄主义者,企图凭一己之力拯救最后的幸存者。事实上,我这个人向来无所作为,尤其那些他人眼里本该实现的且应该做出一番成就的东西,到我这里就沦落成不值一提的虚无。
记得刚读小学的时候,能令自己和同学骄傲的事情,无非是爬树掏鸟蛋,翻院墙进出校门,跟男同学在地上摔跤再疼也不会掉眼泪。学习这种父母要求的大事,在我这里从来没有正儿八经生效过。
当时的语文老师每次留周末作业,总会让我们把课本上十几页的词句连抄十遍。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怨声载道,心里知道不抄也得抄。渐渐的,我学会了从手握一支笔写字到手握三支笔写字的超高技能。仔细想想,在我的九年义务教育里面,作业成了我最为沉重的东西。
我注重学习,在乎考试成绩的时候,是在初中三年级的夏天。因为遇到一个人,他是一个有趣的灵魂与僵硬的外表并行不悖的人。除了众所周知的优秀成绩以外,他的其他皆是一个迷。有趣的是,青春的悸动和迷朦会让一个无所事事的人愿意改变自己。
那段日子,我如同疯了一般只顾学习,但学习的目的在哪里,我并未明确过。因为一个人的督促,因为一种不可名状的喜欢或仅存的一丝好感,也或许因为自我倔强和垂死挣扎的使命感。到头来证明了自己,却无法欢喜。
就连报考大学填写志愿的时候,我也没有尊崇自己的内心。本意是想学习新闻出版专业,但第一志愿还是写了一个管理专业且被录取。这种抉择,让我在三年的大学时光里成了专业老师眼中不务正业的人。的确,当你无法喜欢一件事情的时候,自然是不愿意为此多付出半点心血的。
虽然没有将心思放在专业上,但我仍旧会考前发奋学习,直到顺利毕业。提这句话,只是想表达一点,既然做出选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或义务。人,不能因为不喜欢而沉沦。
曾经在饭桌上,父亲问我为何当初不直接选择与写字有关的专业,反而绕了如此大的圈子。我沉默良久,无法直接回答他是因为一台电脑。当时就觉得,新闻出版需要有自己的电脑才能正常学习。而短时间内无法凭自己的能力获取一台电脑,又害怕在同学们面前丢人,索性填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至今我自己都没办法相信,当初的怯懦,竟是这个让所有人听了都觉得荒谬的原因。就像进入一个死胡同,死钻一个牛角尖,那股劲儿蒙蔽了原本可以变通的智慧。
后来发现,在漫长又短暂的一生里,会遇到很多自己不喜欢却也不能直接拒绝的人或事。即便是像谈一场自由主义的恋爱,也经常无法坦荡直接。正所谓真正接触过,才知道合不合适。可是一旦接触发现不合适后,想立即抽身又谈何容易。
之前跟一个男孩子交好,谈不上恋人关系,却也超越了朋友的界线。男孩子主动告白后,一段爱情就这样看似开始了。交往没多久,我内心的压抑变成煎熬,可终究没有勇气直接斩断情丝,拖了数月,也让心灵受尽折磨。
恋人选择分手时,没有人愿意直接说出那句“我就是不想跟你在一起罢了”。反倒是等一个契机,找一个借口,被外界的力量推着去解救内心的自己。其实,这种规则是人自己给自己框定的,不顺应就会觉得迷惘无助。在我看来,谈恋爱是最受个人精神支配的事情。
倘若这种事情都不能使自己的内心欢喜,那很多事情只能让人唏嘘不已。
好在经过这些事后,我比任何时候都学会了坚持内心的自我。这种带有疼痛的成长,是不该与他人过多分享诉说的。你的言语愈是过多,愈是精彩,就会给旁观者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
唯独在那些难以入睡的夜里,思考这种种经历,恍惚之间明晓那些无法欢喜的事情,无非是为了造就追求喜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