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发挥“敏感”的优势

2024-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zhuhuix

凭借着敏感,可以更快地发现机会,并迅速掌握信息,感受到用户的情绪。这一点在需要共情、同理心、创新等能力的工作中尤为重要。

01

前段时间,我还在发文“自吹自擂”,说自己思考很细腻什么的。

今天就有朋友留言来提醒我:你不会是一个敏感特质的人吧?这样的人可不好打交道啊!

被他这么一说,我还真一激灵。

回想平时的一些行为习惯,我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在工作中,一旦当我意识到某个项目存在某种风险时,我的"敏感"神经就会放大它!

尽管事态发展也没那么糟,威胁还没那么大,但它就是会发出强烈的警报:“这不行,我要把问题夸大一点,让大家都提前做好准备!”

结果很有可能就是一通瞎操作,折腾了自己还麻烦了别人。

01

但有时候,我反过来想,敏感其实还真不一定是件坏事!

因为敏感这个特质就是个“警报器”,它可能会警告我:

我可能存在某种弱点,现在发生的事情,正好命中了我的弱点,我需要去重视它。

就比如,我会保持类似于“自己选择”,“自己负责”,“用实力说话”这类思维和行为的敏感度。

因为,如果我一直以自我为中心,那就是掉进了自大、高估自己的陷阱里。

所以,我总是会提醒我自己,我的敏感情绪可能会夸大事情的风险和后果,

但也不要自己把自己吓倒了。当我感受到强烈警报的时候,只要保持冷静和清醒,

先把情绪放在一旁,认清客观事实,基于事实依据去做分析,然后再进一步去处理。

03

这两天,我访谈了一位跟我有类似特质的朋友,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特点:

就是我们平时对事物的感受会比其他人更丰富些,也更愿意追究做事的内在动机,更愿意本质思考。

这会使得自己比其他人更能感知到细节,更能深入地处理信息,从而准确洞察到客户的需求。

比如,我作为一个产品经理,

我并不是简单地帮用户判断“哪个做法更好”,而是要通过追问“为什么”,找出做事的目的及背后的动机,然后再来判断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所以,具备一定的思维敏感度,

会让我避免碰到问题,就在现象层面直接寻求解决方案,

而是挖掘问题背后的本质,在本质层面找到根本性的解法。

04

最后,总结一下:

我倒觉得,在这高度内卷的时代,敏感倒是一种重要的特质。

因为凭借着敏感,可以更快地发现机会,并迅速掌握信息,感受到用户的情绪。

这一点在需要共情、同理心、创新等能力的工作中尤为重要。

所以,以前我对自己过于敏感的特质有所怨言,但这其实没什么好抱怨的,

因为,老天爷给你关闭了一扇门,也必定会给你开启一扇窗,敏感不仅是一种保持“免疫力”的天赋,更会带给我感知、共情、创新的力量。

我要做的,即要客观地看待它,对它保持足够的敬畏,

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好它,让它成为我成长路上重要的工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