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不是潘金莲》

2017-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弄堂深处有荣光

这部电影一上映受到的争议很大,其中一部分是来自于这电影屏幕的创新,绝大部分电影的屏幕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因为观众和屏幕的超大接触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冯小刚导演反其道而行,偏偏弄个圆形屏幕,圆形更是形似窗口,更像“偷窥 ”,给人一种疏离感,站在一个旁观者清的角度去观赏这个故事。并且电影中远景居多,色调偏灰,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可能在为故事背景作渲染。

李雪莲的故事——一个女人和好多男人的故事,原本以为是个很香艳的故事,看完有些可笑也有些悲哀,可笑李雪莲和那些男人,悲哀李雪莲和那些男人,一个女人让整个市的领导班子换了一届,以至于后来的时候一到开两会的时候,领导都来雪莲家串串门。

她是一个执着的女人。李雪莲有着别人不能理解的执着,她知道假离婚后,丈夫负了她,依然要复婚然后再离婚,所有人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如此麻烦,最终的结果不都是离婚嘛?在电影的结尾李雪莲碰见之前那个因她撤职的局长,之后她道出执着告状的真相——不单单是为自己,更为那个夫妻斗争成为的牺牲品的孩子。

就我而言,弯弯绕绕的剧情无非是围绕如何阻止雪莲告状开展的,有些观众可能在观看时可能没有办法理解,明明法院院长在判决上没有错,但该市的市长、县长、院长却始终在对待李雪莲的事情上有些心虚,甚至说是害怕,剧中有句台词印象深刻,是市长对法院院长说的“当初要不是你判错,就不会出这样的事”,而院长回答说“就是因为我判对了才出了这样的事”,似乎还真的是这样的,如果法院顺遂了李雪莲的最开始的意愿,也许就不会发生接下来的事情。但真的就可以解决吗?在我看来,李雪莲在很大程度上在胡闹,一个农村妇女的自救完全是建立在不懂法的基础上,在上第一节法律课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法律是用来约束自己的。李雪莲只想着寻求法律的保护,却不想这件事的起源就是她打算钻法律的空子。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李雪莲不值得同情。

在李雪莲的丈夫死了以后,李雪莲事件终于告一段落了。市长在影片进行了最后的反思,他说为什么会出现李雪莲这种事情,就是因为各级官员缺乏责任感,遇事互相推诿,普通民众的事情没有办法解决,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或许这也是影片表达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