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生怀才不遇布衣天才,随口自嘲成千古名句,道尽世态炎凉
转载
读过很多首诗,在诗词当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古人爱国是真的,甚至是发自肺腑的爱国。
然而在古代乱世时期,就算是天才文人面对国破时,也忍不住叹息。
请问有几人能像辛弃疾,像岳飞,像文天祥一样,既能文又能武。
然而大部分诗人手无缚鸡之力,更不用说去打仗了,他们只能用自己的笔杆子,发泄内心对乱世不公的讽刺和无奈。
对于任何一个中华儿女来说,爱国是刻在骨子里的,但也是普通人无法掌控的。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百无一用是书生”,在我印象当中最深刻的是《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片尾曲里有这句,于是就记住了。
每当听到这句时,都免不了感叹,老祖宗总结的永远都是精华。
盛世太平时期是文人的天下,然而乱世时期文人就成了百无一用的书生。
反而那些能拿起刀枪的人,才是真正的王者,生杀大权全部握在他们的手里。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诗是出自清朝的一位布衣天才,他的一生贫寒交迫,一事无成。
在最绝望的时候,他写下了这首诗,而其中的这句诗成了千古名句,广为流传。
他就是黄景仁,是清朝诗人,他也是年少成名,据说9岁的时候就能写出名诗。
而且在他16岁的时候在3000才子中取得童子是第一名,也是“乾隆60年第一人”。
然而黄景仁20岁时参加乡试,不幸名落孙山,其实并不是他才华不行。
而是那个时期清朝已经开始腐败黑暗,普通人根本就没有机会考中。
黄景仁先后6次乡试屡次不中,要知道黄景仁也是一个有傲骨的人。
面对接连失意给他的打击非常大,甚至一再怀疑自我的能力。
在那个时期考不中状元,面临的便是生活的苦难。
黄景仁为了生活,他不停地漂泊在全国各地,一生饥寒交迫,更不要说仕途之路了。
最终在他35岁的时候,在山西运城不幸病逝。
在短暂的生命当中,黄景仁人生充满了悲哀和黑暗,面对自己的郁郁不得志,他只能愤愤不平。
经历太多的苦难和困苦之后,黄景仁再次绝望,现如今认识他依然让人感到无奈和心痛。
这首诗的名字叫《杂感》,是黄景仁名落孙山之后,因内心愤愤不平而写下的诗。
杂感 清·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
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
春鸟秋虫自作声。
诗词赏析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首联开门见山,点出这首诗的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也不能自抑。
在寂静的深夜里,诗人独自作诗,抒发内心的不平与哀怨,这既是对现实的抗争,也是对自己才华无法施展的愤懑。
诗人暗喻自己的理想抱负如同追求仙道、佛道般虚无渺茫,难以实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迷茫,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功名的渴望与无奈。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颔联用“风蓬”比喻自己像蓬草一般随风飘摇,生活的艰辛使曾经慷慨激昂的悲歌之气消磨殆尽。这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落魄与内心的痛苦。
“泥絮”意象寓示诗人的身世飘零,无辜遭受误解,背负了“薄幸”(无情、不被人重视)的名声,这是诗人对社会不公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控诉。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颈联诗人认为十个人中有九个对自己持冷漠轻蔑的态度,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读书人的普遍轻视和冷漠。
“百无一用是书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价值得不到社会认同的愤慨和对整个士人阶层不受重用的社会现象的讽刺,这句诗成为千古名句,道出了古往今来读书人的辛酸。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尾联中诗人劝诫自己不要因为忧愁过度而使得诗句中的悲观情绪成为预示未来的不幸谶语,这是对自我情绪的调节和对诗歌表达自由的坚守。
又以春鸟和秋虫的声音作比,强调诗歌表达的自然与纯粹,诗人认为诗歌应如春鸟秋虫之声,自然而发,不受外界干扰。
这首诗《杂感》是黄景仁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生活困顿的感慨之作,通过描绘自己成仙成佛无望、生活漂泊不定、饱受白眼与误解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感受和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与坚持。
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即不因自己的愁苦之诗而忧愁,因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其存在的声音和价值。
诗人介绍
黄景仁清代乾隆年间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
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