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一思考,钱就跑不了
现在的许多文章都在告诉别人一定要勤于思考,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作者们说得都挺在理。不论是推荐如何培养思维的书籍,还是作者本人介绍的提高方法,这些都让我收获颇多,因此这类文章我没少关注。
与此同时,他们更是例举了思考过后的种种好处。
没错,好处的确很多,比如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有主见,变得不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变得更有深度与内涵等等,很多。
然而大部分女性却对此类文章鲜有兴趣。
我猜想,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大多数作者并没有站在女性的角度思考,做个“有脑子”的人,到底有何更为显而易见的好处。
其实,做个善于思考的人,特别是做个勤于动脑的女性,最贴近生活也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帮你捂紧钱袋子,让钱跑不了。
(一)男女都适用的典型案例
有一位美国著名的教授,叫做丹·艾瑞里,他主攻的专业是经济学。
在他的书里,曾经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某个杂志又开始了一年一次的征订活动。
杂志社提供了三种备选方案:
(1)只订阅电子版,价格59元一年;
(2)只订阅纸质版,价格125元一年;
(3)订阅电子版和纸质版,价格125元一年。
对,你没看错。
只订阅纸质版和订阅电子版、纸质版杂志是同样的价格,均为125元一年。
想想看,先开始你可能还在到底是订阅电子版还是纸质版杂志中选择,然而在看到第三个选项后,我想你也会不再犹豫不决,而是立马选择这个选项,而且是立即就会下订单,生怕杂志的数量有限,自己得不到这种诱惑如此巨大的优惠活动。
如果你选择了三号方案,那么恭喜你,因为你和很多美国麻省理工学生一样,也选了和他们相同的答案。
作者后来就这个活动做了个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
在没有告知第三个选项之前,68%的学生选择了电子版,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纸质版杂志;
而在给出第三个选项后,只订阅单子版的学生数据骤减到16%,而订阅电子版、纸质版混合型的人数一跃高达84%,且无人选择“只订阅纸质版杂志”这一选项。
是呀,干嘛不选择套餐三呢?花一样的价格,却可以得到两项服务。
相当于买纸质版送电子版杂志,多划算的交易,只有傻子才不占这个便宜。
然而,你要这么想,就立马钻进了销售人员设下的圈套:
不管订阅二者中的哪一项,可能都会让你思虑好久,到底是买哪个?电子版便宜,可是文字看多了,眼睛会不舒服;从小到大习惯性看纸质图书,但纸张又比电子版的贵。不过内容都是一样的,只是放送的媒介不同而已,再说也不是天天都浏览,所以即使看电子版杂志,眼睛也并不会酸疼到哪儿去。
思来想去,还是买电子版的吧,毕竟它便宜许多。
厂家或许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就推出了第三个更为重磅的方案,既减少了让消费者犹豫不决的时间,又让顾客感觉自己占到了大便宜,更重要的是,自己本身还不费吹灰之力赚到了更多的钱。
看看,卖家只使用了一个让顾客感觉自己“占了便宜”的小策略,却让买家花了更多的钱。
然而,如果一个消费者只要开动自己的大脑,稍微琢磨一下相同价格背后的玄机,就能立马看穿这不过是商家的一个销售手段。
如此看来,勤于思考过后,最大且最实用的好处,就是给自己节省了本不需要的“冤枉”钱。
这点对于男女都适用。
(二)特别针对女性消费者的案例
生活中,类似的案例也有不少。专门针对女性消费者的案例更是层出不穷。
不知何时,巧克力变成了男孩追求女孩的必备佳品。
特别是在情人节前夕,巧克力更是热卖到一塌糊涂。
情人节当天,别人家的男朋友手中最少备有一盒某个牌子的巧克力,而只有你空着手和自己的女朋友约会,于是女朋友的眼神渐渐出现异样,“他是不是不把我当回事儿啊”。
但细想想,从古至今,从具有内敛含蓄文化的东方国度到火热奔放的西方社会,似乎并没有哪本书专门记载了“巧克力是情侣之间的爱情信物”这一说法,好像也没有相应的民间传说与典故证明“男生就得用巧克力追求女孩”。
巧克力成为情侣间甜蜜爱情的见证物,不过是在最近几年,一家著名巧克力厂商大肆做的宣传广告。
他们提出了新的概念,继而各方推广,目的就是为了给消费者种植这一理念。
听得多了,也看到身边人陆续被类似观念“洗脑”,终于自己也开始接受这一说法。最后的结果便是,女生在或清晰或模糊的暗示下,让男生们掏出了兜里白花花的银子。
看到此情景,商家非但没有满足,反而更是打开了胃口。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巧克力厂商再次提出了新概念,即为了表明自己的心意,女生也要通过送巧克力的方式进行回礼。
这下好了,商家不单得到了男生的钱财,而且女生的钱包同样没有放过。更重要的是,不管男生是否情愿花这份钱,反正女生是心甘情愿的为此支付并不便宜的价格。
还有一个你更为耳熟能详的商品,它的广告同样让你脱口而出。
“钻石恒久远,一颗就破产。”
没错,就是那个你也熟知的钻石品牌。
就是它,让全球女性都开始接受“钻石是恒久爱情的象征”这一论点,似乎只要拥有了他家的钻石,婚姻便可以得到一辈子的保障。
商家以“因稀有,故弥足珍贵”、“质地坚硬、可保存一生”为最大卖点,让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女人们对此很是憧憬,开始吵嚷着也要这么一颗价格不菲的透明石头。
然而,就像刚才提到的巧克力一样,从古至今,并没有哪篇文献记载了“钻石=长久爱情”的事实依据,也没有哪个案例具体论证过“有了钻戒,婚姻就能幸福美满一辈子”的事例。
看着女性由于得到了“爱情的见证物”而展现出来的甜蜜微笑,商家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绝对不是因为看到了新人喜结良缘(我甚至还在不厚道的想,或许商家反而更期待新人赶紧离婚,这样男女双方各自再婚后,就又可以再次卖出自家的产品,而且还是两份),而是在于他们从女性消费者的身上捞到了极大好处。
这又是一个由商家为了卖出商品,而生生制造出来的概念。
就因为这简单的一句话,加之不遗余力的各方推广,使之该钻石厂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统治了钻石帝国,在一度占领全球97%的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掏空了新人准备婚事的大部分积蓄。
(三)女性一思考,钱就跑不了
相比于男性而言,商家更容易在女性消费者身上大做文章。
商家以“只有对自己好,男人才会对你更好”这样的噱头,让平时斤斤计较,因为几毛钱就能跟菜市场小贩吵得不可开交的女性,却可以毫不犹豫的花上不菲钱财,买回一堆高价的衣服鞋子包。
而且商家并不满足于“只赚女人自己的钱”,而是再次开动脑筋,继而提出“一定不要吝惜男人的钱,不然男人会把钱花在别的女人身上”的类似观点,不单没有放过女性的钱包,而且也在慢慢“榨干”男人的工资。
其实,只要稍加动脑,就能明白,这些完全是商家的促销手段。
你也知道的,商家并非慈善机构,他们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收益最大化。
商家利用了人们喜欢占便宜的心理(这点男女都适用),利用了绝大部分女性将爱情视为信仰的这一事实,极大的扩展了商品本身原有的含义,甚至将本是毫无关联的两者结合到了一起,继而创造出了新的概念。
之后再通过广告投放等营销手段,将新创造的概念植入到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心中。如果女性看到身边的同性朋友拥有了某件物品后,天生而来的嫉妒心与强烈的攀比心会让她们更加抑制不住要去花钱的冲动,而不考虑这个东西是否对自己有实际用途。
然而,只要女性冷静下来,多思考一下商家宣传背后的目的,就会恍然大悟,之后便会让自己回归理性,控制住并不必要的购买行为。
这就是善于思考最显而易见的好处。
只要女性多动脑、多思考,钱就肯定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