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沙盘疗愈课第一节
国庆假期结束,团体沙盘课程开始实操了。下班吃好晚饭,安顿好孩子,我匆忙赶到了学习机构,结果还是迟到了。
一进门,看到很多老师已经围坐成一圈等待上课,那一刻我有点吃惊,还感到不安。自我觉察一下,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原因有两点,一点是看到这么多不熟悉的面孔,我会担心自己能否很好地融入这个集体环境。再有就是感觉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了,我来晚了会多少有点内疚。直到后面还有其他学员晚过来,愧疚的情绪就消失了。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
沙盘老师简单讲了一下理论知识。,其中实操中提到四不二重的原则:四不指的是1.不分析,2、不解释,3、不评价,4、不判断 ,二重原则指的是重感受、重陪伴。感受包括身体感受、情绪感受和情境画面感受。
理论知识分享结束之后,正式开始分组团体沙盘。我被分到的小组是5个人,一名沙盘老师引领,另一名沙盘老师观摩。组员分组由抽扑克牌决定,我抽到的是梅花️A,跟随以前带我体验的沙盘老师郑老师学习。记得我去年第一次接触沙盘就是郑老师做的陪伴。那一次让我很有心流体验,负面情绪得到了流淌,身心感到放松,甚至哭了出来。从那以后,我开始慢慢爱上了沙盘。今天还是郑老师带领,我开始的情绪其实是有点抗拒,因为今年我找过郑老师做过几次沙盘,过程中会产生了一些负面情绪对抗,没有得到梳理。不过,我也相信这是老天爷的安排。于是,我就心安理得地跟着她进小组了。
抚沙体验中我感到沙子冰凉凉的,我很喜悦和放松,伴随着轻音乐,我沉浸在自己享受的世界里不愿意回来。后来我完成了小组的平沙动作。小伙伴们各自去选自己喜欢的沙具,根据抽签顺序依次摆放。一共分四轮,每一轮结束之后大家都谈自己的感受,同时还有一个特权者可以挪动整个沙盘场的任意她想动的沙具。第一轮我选的是卡通玩偶比卡丘。我一进沙盘室我注意到了它,同组沙具可以同时选择2个,我还选了大白陪它作伴。当我选择这两个沙具的时候,我心里想的是儿子和我。比卡丘代表活泼可爱的儿子,大白代表带去温暖的我。当小组成员都摆放完沙具,行使特权的小伙伴开始挪动沙具。没想到他把代表我儿子的比卡丘给挪开了。那妈妈不想离儿子妈妈远,分离焦虑出现。那一刻我感到很生气,很难过,却又感到无能为力。
第二轮我选的沙具是是两个政府办公部门,一个是市政府,另一个是北京饭店。小伙伴后来给我的反馈是感觉比较压抑,其实我也有这种感觉。不过,那一刻我心里想到的是一个远方的朋友。他在市政府工作,还特别爱吃美食。第三轮我选的沙具是一个带着博士帽、学业有成的男孩沙具。第四轮我选的沙具是宫崎骏动画片《千与千寻》里的无脸男,他的怀里还抱着个小老鼠。
因为是团体沙盘,所以大家在游戏过程中会有冲突,也会不经意间给出评判。不过因为我做的是真实的自己,好像也没有受到其他人的干扰。反而是当别人期待我离他们近一点的时候,我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因为生活中不太喜欢热闹,所以对于安全距离我还是有要求。不喜欢被束缚,更不喜欢大家挤在一起的混乱感。不过,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团体成员遇到问题,合作和解决冲突的爱和能力。
第一次团体沙盘圆满结束,期待接下来的学习体验中有更大的收获。
![](https://img.haomeiwen.com/i5022503/66049876b8e5163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022503/f1c7330e7ac8182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