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混迹职场的利器:深度工作法

2017-06-25  本文已影响101人  方可_心

大学时,班里有一位据说是报考清华大学却被滑档调剂到我们学校的男生C。当时他的高考分数让我咋舌,于是,我就经常观察他,看他的学习方式,是不是天天抱着书,扎根在自习室里。然而,没在自习室碰见过几次,倒是经常在操场上看见他活跃的身影、机房里瞥见他晃悠的脑袋。而且,他还是班里的活跃分子,各种集体活动不会拉下,还时常穿梭在各种社团里游刃有余。大学里的精彩生活,他似乎很享受。

平时没见他怎么看书,课堂上也没看见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每次考试的时候,他的分数总是排在前几名,动不动拿到系级、校级的各类奖学金。这让我颇受打击:怎么我天天泡在自习室里学习,还动不动挂科?后来经过我认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智商是造成这种差别的关键。因为他的聪明是全班公认的!于是这个发现的致命的打击,成为我大学四年频频挂科的罪魁祸首,甚至在参加工作后,也深受其害。

在过了很多年后,我对智商的纠结也慢慢地也淡了。直到读了《深度工作》,一段辛酸往事又被忆起。也是通过这本书我才知道:整天的忙碌并非一定忙得有价值,工作时间的长短和收益也并非一定是正比的关系。读书也是如此,集中精力学习10分钟,肯定是要比磕着瓜子瞄着书1小时的收获大。由此推彼,同学C花少量的学习时间就能取得好成绩的“神技能”找到了原因:他的聪明之处就是采用了深度的方法:学习的时候,投入高度的专注力,获取最大的收益。所以,他学习的时间很短,却很有效。困扰我多年的疑惑终于得到了答案,为智商伤神的自己终于从这一刻释怀,《深度工作》让我重新点燃起了对学习的热情。

图片来自网络

这本书纸张的质感不错,内里的封面也是很深沉的黑色,衬托了书中内容的质量与深度。作者卡尔·纽波特,是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博士,除《深度工作》外还有多本畅销作品。他创立的“深度工作”概念,与时下的热门话题“工匠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追求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深度工作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等同为深度思考,追求一种高度专注状态。

全书通读下来,令人茅塞顿开,文中大量鲜活的事例实在是很有说服力,作者的道术结合的方式,将“深度工作”这个方法从理论到实践都论述地很透彻,思路清晰、论据有力。光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就令人有一种立刻与世隔绝专心攻读专业理论的冲动。读书重在实践,行动了才能有真实的体验。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就已经开始按照自己的理解采用了深度思考的方法。

卡尔·纽波特在书中通过两部分内容来阐释“深度工作”:理论+准则。他明确道出了本书的两个目标:

1、让读者相信深度工作的真实性;
2、教授读者如何训练大脑,转变工作习惯,使其成为职业生活的核心。
第一部分理论,分析了深度工作的价值、现状和意义,带读者一步步深入,对深度工作的信任度一点点增强;作者指出要想在如今社会中保持自己的价值,就得用深度工作的方法掌握快速学习复杂技能的本领,同时创造出有用的东西。

第二部分准则,提出了四个深度工作的要点,如何进行深度工作、拥抱无聊、远离社交媒体和摒弃肤浅。其中如何进行深度工作这是本书的精华所在,将其作为重点在此解读。

如何进行深度工作
1、选定你的深度哲学日程安排:

①禁欲主义哲学通过摒弃或最小化肤浅职责,从而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化;使用范围:对世界的贡献是实在的、清晰的、可以个体化的人。
②双峰哲学将个人时间分为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事情。这个时间,可以以周、季度为单位。适用范围:如果不在非深度追求中有实质投入便无法取得成功的人。
③节奏哲学创造一种节奏,让你不需要投入精力便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时需要进入深度状态。适用范围:持续完成高难度事物能力的群体。
④新闻记者哲学日常工作中可以随时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使用范围:已经能熟练开展深度工作的人。

2、习惯化

作为职场人士,工作是持续性的行为,因此,深度工作也需要经常进行,养成一个深度工作的习惯,很有必要。

3、大手笔

改变工作环境,将干扰尽可能降到最低,只为支持深度工作的任务。

4、不要独自工作

恰当展开团队协作,有助于提升职业生活中的质量。

5、像经商一样思考

①将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②抓住引领性指标;③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④定期问责;

6、图安逸

安逸有助于提升洞察力、补充所需的能力

总结这以上六点就是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方式,将之培养成习惯;值得投入深度工作的任务要有任务目标、有完成指标、定期反馈和调整,深度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团队协作、劳逸结合。

掌握了以上六点策略,在能够长时间保持专注的环境条件下,即可以开展深度任务了。作者建议新手应该以每周一次的练习频次,这个阶段适合使用双峰哲学。等到深度工作法有了一定时间的应用,积累了一些个人经验,可以尝试 “双峰哲学”+“节奏哲学”的深度工作方式。

深度工作是一项技能,并非今天决定进行深度工作就能立竿见影。在如今信息社会,网络对深度工作的干扰是最大的,也是最顽固的。深度工作的习惯化也是一种抵抗干扰、提升专注力的过程,因此,这也是一种长期的行为,当然长期积累的结果也将更有价值。

此外,作者也提及了其他一些深度工作的准则:拥抱无聊、远离社交媒体、摒弃肤浅,作为深度工作的新手,还暂时顾不上那些。

至此,算是初步领略了本书的精华。此时发现一个问题:个人使用的时间管理方法也有几种,其中深度工作法和番茄工作法则是相悖的,这是我在练习深度工作过程中的体会,也是我在练习中放弃番茄闹钟工具的原因。

相信通过《深度工作》掌握了深度工作的要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会大大提升,同时也会有更多的时候去做喜欢的事情从而享受生活,而且个人社会角色平衡也更加和谐,即玩的时候很痛快,工作的时候很投入,这样的状态才是人生的大赢家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